《感怀 其五》
时间: 2025-01-19 19:5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 其五
槲衣山中人,短发披襟领。
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
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
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
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
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
白话文翻译
在槲衣山中生活的人,短发披肩穿着衣服。
我的心志如同万夫般强大,一句话的分量胜过九鼎。
我不追求好颜色的外表,因此与世俗格格不入。
清晨的旭日明亮,我默默思考,心中有所领悟。
上面我愧对供养我的牛戚,下面却怀着对虱子抓挠的烦恼。
乞求施舍又乞求施舍,照镜子时可怜自己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槲衣:用槲树叶制作的衣服,象征朴素、隐逸的生活。
- 短发:短发在古代常常表示清贫或隐居的生活。
- 寸心:指内心的志向和情感。
- 九鼎:古代的重器,象征权威和分量。
- 世俗:指社会上的流行风俗和价值观。
- 深省:深刻反思和思考。
- 牛戚:指依赖于牛的生活,象征贫苦。
- 扪虱:抓挠虱子,形象地表现生活的困扰。
- 可怜影:形容自己的境遇悲惨。
典故解析
- 九鼎:出自《史记》,象征极大的权威与重要性。
- 扪虱:古代生活中的一种困扰,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字季仲,号靖节,生于浙江温州。他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王冕隐居于槲衣山时期,正值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衰退之时。诗人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反映了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内心追求的坚持。
诗歌鉴赏
《感怀 其五》展现了王冕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自我内心的挣扎。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身穿槲衣、短发披肩,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自豪地宣称“寸心雄万夫”,显示出他内心的强大和坚定的志向,这种志向在与世俗价值观的对比中愈加凸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诗人不追求外表的华丽,而是选择了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清晨的旭日给了他深思的契机,暗示了内心的觉悟与对生活的反思。“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诗人以生活中的细节描绘出自己的窘迫,展现出一种无奈与苦涩的情感。在乞求施舍的字句中,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怜悯与自嘲。
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深刻描绘,王冕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槲衣山中人,短发披襟领。
描述隐逸者的形象,体现出朴素的生活方式。 -
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
表达内心的坚定与志向,强调内在价值比外在权威更重要。 -
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
表示对外表的无所谓,选择与世俗价值观相对立的生活方式。 -
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
清晨的光辉象征启迪,使诗人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
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
通过生活中的困扰,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愧疚。 -
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
乞求与自怜的情感交织,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语重九鼎”,将话语的分量比作重器,强调其重要性。
- 对仗:如“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内心追求的坚持,体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槲衣:象征隐逸与简朴的生活。
- 短发:标志着清贫与自我放逐。
- 旭日:象征光明与启迪,代表思想的觉醒。
- 牛戚:代表生计的依赖与生活的艰辛。
- 虱子:象征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冕的《感怀 其五》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财富的追求 -
诗中“寸心雄万夫”意指什么?
A. 诗人的心志坚定
B. 诗人拥有很多朋友
C. 诗人身体强壮
D. 诗人有很多财富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自己的生活困境?
A. 牛戚与虱子
B. 旭日与槲衣
C. 短发与披肩
D. 饭与镜子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冕的另一首隐逸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终南山隐者》:王维的诗作,描绘隐士的生活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冕《感怀 其五》与王维《终南山隐者》的比较:
- 二者均描绘隐士生活,但王冕更强调内心的挣扎与对世俗的厌倦,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