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次东坡杨花韵》
时间: 2025-01-19 17:5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间我爱杨花,江村一夜如霜坠。谁云轻薄,分明滞重,仁人情思。不羡朱门,偏循白屋,蓬扉掩闭。奈空庖灶冷,春陂苇湿,风纵暖,吹难起。应恨非绵非粟,落箪瓢怎生煮缀。沾臆忽睹,一筐荠老,半床絮碎。飞扑门前,旋飘陌上,终沈池水。自古来惟有杨花,年年替天垂泪。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我最爱杨花,江村一夜之间像霜一样落下。谁说它轻薄,明明是滞重,仁者的情怀。对豪门富贵不羡慕,偏偏向往那白屋,蓬门紧闭。可惜空荡的厨房冷清,春天的塘边芦苇湿透,风虽温暖,却吹不动它。应该怨恨的不只是米和粟,落下的箪和瓢又怎么煮得起?不经意间看到,一筐老荠,一床碎絮。它们飞舞在门前,旋转在小路上,最终沉没在池水里。从古至今只有杨花,年年替天悲泣。
注释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象征着轻盈和脆弱。
- 江村:指江边的乡村,突显诗人的乡村情怀。
- 朱门:指豪门大户,象征富贵。
- 白屋:指普通人家,象征平民百姓。
- 庖灶:厨房,表示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气息。
- 箪瓢:古代用来盛饭和饮水的器具,象征简朴的生活。
- 荠:一种野菜,象征生活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单人耘,名不详,生活在近代,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风貌,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之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杨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描写。诗中“江村一夜如霜坠”,通过比喻将杨花的轻盈与寒冷的霜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接着,诗人以“谁云轻薄”引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反映出仁者的情怀与对富贵生活的无羡之心。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价值观,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用“奈空庖灶冷,春陂苇湿”描绘了家庭的冷清与生活的窘迫,表现出一种对平民生活的同情与理解。诗句中的“应恨非绵非粟”,让人感到一种对物质匮乏的不满,同时又显露出对生活真实本质的追求。
最后的“自古来惟有杨花,年年替天垂泪”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杨花作为一种象征,承载了无数人的悲伤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整个诗篇以杨花为线索,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我爱杨花:表达了对杨花的喜爱,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感情。
- 江村一夜如霜坠:描绘了杨花在夜间飘落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 谁云轻薄,分明滞重,仁人情思:反驳了对杨花轻薄的看法,强调其背后深厚的情感。
- 不羡朱门,偏循白屋:表明对豪门生活的不羡慕,向往普通人的安宁与宁静。
- 奈空庖灶冷,春陂苇湿:描绘家庭生活的清冷与困窘,展现了生活的艰辛。
- 风纵暖,吹难起:表明即使有温暖的春风,也无法带来生活的改变。
- 应恨非绵非粟,落箪瓢怎生煮缀:表达对物质贫乏的无奈与不满。
- 沾臆忽睹,一筐荠老,半床絮碎: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 飞扑门前,旋飘陌上,终沈池水:生动地描绘了杨花飞舞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自古来惟有杨花,年年替天垂泪:总结全诗,强调杨花象征着人间的悲伤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霜坠”比喻杨花的轻盈与凋零,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不羡朱门,偏循白屋”,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杨花拟人化,使其具备情感,增加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敏感,透过对杨花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同情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江村:代表了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的理想。
- 朱门与白屋:象征着社会的两极,传递出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脆弱与生命
- C. 快乐
-
诗人对朱门的态度是?
- A. 羡慕
- B. 不屑
- C. 无所谓
-
“奈空庖灶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冷清与孤独
- C. 热闹
答案
- B. 脆弱与生命
- B. 不屑
- B. 冷清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达了乡愁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单人耘《水龙吟 次东坡杨花韵》与李白《静夜思》:
- 单人耘的诗更关注社会生活与人情冷暖,而李白的诗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都展示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古诗文学习与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解析与理解。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典诗词的背景与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