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咏绣毯花》
时间: 2025-01-01 13:0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咏绣毯花
作者:陈维崧 〔清代〕
洞天云海沈沈,琼扉小辟银毬坠。乱抛下界,细黏枝上,轻飏斜缀。
刀剪无声,裁缝灭迹,粉搓雪腻。笑墙头柳絮,成团打块,学娇样,终难似。
谁把一规圆月,破工夫玲珑划碎。玉栏干外,映来一色,亭亭常在。
绝代璚姿,明妆自好,胭脂都退。被佳人折下,红尖戏蹴,向秋千背。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绣毯上的花卉图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感慨。开头提到“洞天云海沈沈”,描绘出一种幽深的环境;接着描写花的绣制过程,刀剪无声,暗示技艺之细腻;最后提到佳人之间的嬉戏,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注释:
- 洞天云海:指幽深的山谷和云海,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琼扉小辟:琼扉指美玉制成的门,形容门扇轻轻开启。
- 细黏枝上,轻飏斜缀:细致地粘贴在树枝上,轻轻地飘荡着。
- 刀剪无声,裁缝灭迹:形容绣制过程中安静而细腻的技艺。
- 绝代璚姿:指无与伦比的美丽姿态。
- 胭脂都退:形容美人经过时间的流逝,妆容褪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字梦得,号白雨,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他的作品以细腻、优雅著称,常常描写自然、人生与情感。
创作背景:
在清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艺品,特别是绣品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欣赏。陈维崧通过《水龙吟》表达了对绣毯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工艺美术的重视。
诗歌鉴赏:
《水龙吟 咏绣毯花》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技艺的结合,通过对绣毯花的细致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的赞叹,也在其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洞天云海沈沈”,既为整首诗设定了一个梦幻的背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幽静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的细节描写,如“刀剪无声,裁缝灭迹”,展示了绣制过程中的细腻与匠心,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默默无闻的艺术创造。
诗中的“绝代璚姿”与“明妆自好”更是将绣花的美丽与女子的娇美相结合,表露出一种对美丽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被佳人折下,红尖戏蹴,向秋千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佳人与绣花之间的亲密关系,既有趣味,又富含情感,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天云海沈沈:描画出一种幽暗而神秘的环境,给人以沉思的感觉。
- 琼扉小辟银毬坠:轻开美玉之门,银色的花朵如同坠落般轻盈。
- 乱抛下界,细黏枝上,轻飏斜缀:花瓣散落于世间,依附于枝头,轻盈地挂在上面。
- 刀剪无声,裁缝灭迹:形容绣制的静谧与细致,工匠的辛勤却无人知晓。
- 笑墙头柳絮,成团打块,学娇样,终难似:对比柳絮与绣花,后者虽美但不及自然之物。
- 谁把一规圆月,破工夫玲珑划碎:感叹美丽难以持久,精工细琢也无法完美。
- 玉栏干外,映来一色,亭亭常在:描绘出花朵的持久之美,宛如玉栏外的风景。
- 绝代璚姿,明妆自好,胭脂都退:形容美人虽绝世,但美丽也会随时间退去。
- 被佳人折下,红尖戏蹴,向秋千背:描绘佳人嬉戏,花瓣随之飘落,寓意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绣花比作自然之物,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
- 拟人:花似乎有了生命,能够与佳人互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绣毯花的美丽,反映了对自然与人造美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美的消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天云海:象征神秘的自然环境与心灵的深邃。
- 琼扉:美丽与高贵的象征,代表着艺术与技艺的结合。
- 玉栏干:象征着优雅与持久的美。
- 佳人:代表美丽与青春,也暗示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维崧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刀剪无声”主要指什么?
A) 诗人的心情
B) 绣制过程的细腻
C) 自然的声音
D) 时间的流逝 -
“绝代璚姿”的意思是?
A) 绝世的美丽
B) 绝望的姿态
C) 绝对的力量
D) 绝对的成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绣荷包》 by 李清照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但风格上,李清照更偏向于细腻的抒情,而陈维崧则带有更清新的自然气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典与诗词解析》
以上内容为对《水龙吟 咏绣毯花》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