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相送至方山》
时间: 2025-01-02 22:33:37意思解释
邻里相送至方山
作者: 谢灵运 〔南北朝〕
原文展示: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白话文翻译:
我只身出城,约定在瓯江边歇息。
解开缆绳,随着潮水而去,却无法发泄心中的怀旧。
秋月明亮,洒在衰败的树林上。
情感容易被他人感动,却难以对事物释怀。
积累的病痛使我不再思虑,欲望也罕有缺失。
因此我能在这幽静之地长久栖息,难道是因为年岁已久的分别?
大家都要努力追求新的志向,音信的交流安慰了我的寂寞。
注释
- 祗役:只身出行、出使的意思。
- 瓯越:指瓯江,古地名。
- 解缆:解开船缆,准备出发。
- 析析:形容细碎的样子。
- 衰林:衰败的树林。
- 皎皎:形容明亮的样子。
- 含情易为盈:情感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
- 积疴:指长期积累的病痛或烦恼。
- 寡欲:欲望很少。
- 音尘:音信、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景仁,南朝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谢灵运一生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深受影响,诗歌中常流露出对时世的感伤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邻里相送至方山》写作于谢灵运出游途中,正值秋季,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此时他正与朋友相送,心中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惜。开篇描述诗人出城的情景,既有对自然的向往,也有对旧友的怀念。随着潮水而去的解缆,象征着一种放下与解脱,但情感的积累却让诗人难以发泄心中的愁苦。衰败的树林与明亮的秋月形成鲜明对比,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
在描写情感时,诗人用“含情易为盈”表达了人际关系中情感的脆弱,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而“遇物难可歇”则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最后几句,诗人以“各勉日新志”来激励自己与友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孤寂中,也要勇于追求新的目标,音信的交流则是对彼此的安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出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约定。
-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解开缆绳,随潮而去,却无法发泄对往昔的怀念。
-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描绘秋月照耀衰败树林的景象,暗含人生的无常。
-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情感容易被感染,但对事物的执念却难以释怀。
-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积累的烦恼让诗人不再思虑,欲望也几近消失。
-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在此幽静之地栖息,难道是因为分别的岁月?
-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鼓励彼此追求新的理想,音信的往来安慰了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潮水,形象地描绘出情绪的流动。
- 对仗:如“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孤寂中思念旧友,同时也激励自己与友人一起追求新的理想,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邑:象征着繁华与喧嚣的城市生活。
- 瓯越: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秋月:象征着清澈、明亮的思考与心境。
- 衰林:寓意人生的衰退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解缆及流潮”意指什么?
- A. 离开城市
- B. 感到孤独
- C. 怀念旧友
-
“含情易为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情感容易被感染
- B. 感到无奈
- C. 对未来有信心
-
诗人鼓励大家追求什么?
- A. 财富
- B. 新的志向
- C. 旧的回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了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谢灵运与李白:两者都热爱自然,谢灵运更细腻,李白则多豪放。
- 谢灵运与杜甫:谢灵运的诗更多抒情,杜甫则常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苦难。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谢灵运诗歌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