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辇属前旌尽,香闻后殿来。
宝鞯千骑合,金阙九城开。
天象乘微月,皇衢隐薄雷。
但知心目眩,无复赋昭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巡的场景,前方的旌旗已经高高飘扬,后殿传来阵阵香气。成千上万的骑兵整齐地聚集,金色的宫阙与九座城门也相继开启。天空中微月高挂,隐隐透出雷声。然而,尽管外面景象壮丽,我的心却如同被迷惑,无心再去赋诗。
注释:
- 辇属:指的是皇帝的车队。
- 旌:旌旗,这里指随行的旗帜。
- 香闻:香气传来,暗示着后宫的华丽。
- 宝鞯:指装饰华丽的马鞍。
- 金阙:金色的宫阙,象征皇权和威严。
- 皇衢:皇帝的道路或行进的路线。
- 薄雷:轻微的雷声,表现自然的神秘感。
- 心目眩:心中感到迷乱。
典故解析:
- 九城:古代都城常有九座城门,象征着国家的完整与繁荣。
- 微月: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 昭回:即赋诗的意思,表现诗人因美景而产生创作的冲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沂,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与社会,富有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皇权巅峰时期,诗人可能目睹了皇帝出巡的壮丽场面,心中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皇帝出巡为背景,展现了盛世的华丽与繁荣。开首两句描绘了华丽的车队与香气四溢的后宫,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感,仿佛将读者带入到那一场面中。之后的“宝鞯千骑合,金阙九城开”,则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的威严,金阙与千骑的结合,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富饶。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外面的场景辉煌灿烂,但“心目眩”的描写,暗示着对权力的迷惑与无奈。诗人感受到的不是简单的美丽,而是一种心灵的迷茫,似乎在反思权力与华丽背后的空虚。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赞美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辇属前旌尽:车队的旌旗已经齐全,准备出发。
- 香闻后殿来:后宫飘来的香气,暗示着奢华的生活。
- 宝鞯千骑合:成千上万的骑兵都整齐地聚集,场面壮观。
- 金阙九城开:宫殿与城门的开启,象征着皇权的展现。
- 天象乘微月:夜空中的微月为场景增添了神秘的气氛。
- 皇衢隐薄雷:皇帝的道路上隐隐传来雷声,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 但知心目眩:尽管外面一片繁华,我的心却感到迷惑。
- 无复赋昭回:再也无法赋诗,因为心中充满了疑虑。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辇属前旌尽,香闻后殿来”,形成了整齐的对仗。
- 比喻:用“心目眩”表达诗人因外界美景而感到内心的迷惑。
- 象征:金阙与千骑象征着权力与繁荣。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出巡的盛况,展现了繁荣背后诗人内心的疑惑与迷茫,反映出对权力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辇:象征皇权与地位。
- 旌:代表荣耀与威严。
- 香:象征奢华与享乐。
- 金阙:代表宫殿的辉煌与雄伟。
- 微月与薄雷:象征自然的神秘感与内心的复杂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辇属前旌尽”意指什么? A. 车队准备出发
B. 车队迷路
C. 车队停下 -
“宝鞯千骑合”中的“宝鞯”指的是什么? A. 马鞍
B. 车轮
C. 旗帜 -
诗人最后为何感到“无复赋昭回”? A. 因为心中迷惑
B. 因为没有时间
C. 因为太累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两者都描绘了盛大的场景,但王勃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而陈沂则是对权力的深思。
参考资料:
- 《明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