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贺雪寄陈山人》
时间: 2025-01-17 10:16: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
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
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白话文翻译:
长安城里积满了雪,早晨我来恭贺你。
我将前往银台门,刚刚走出新昌里。
上堤时马蹄滑,路中蜡烛熄灭。
向北走了十里,寒风吹得耳朵生疼。
在午门外等候,准备去三殿里拜见。
胡须和鬓发都冻得像冰,衣服冷得像水。
突然想起仙游谷,暗自感谢陈居士。
温暖的褐裘覆盖着我,太阳高升时你应该还没起。
注释:
- 长安:唐朝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盈尺雪:指雪的厚度达到一尺,形容积雪很多。
- 银台门:皇宫中的一座门,象征着朝见皇帝。
- 蜡烛死:形容天寒地冻,蜡烛点燃后熄灭。
- 须鬓冻生冰:形容人的胡须、鬓发因寒冷而结冰。
- 仙游谷:传说中的隐士居住之地,象征着归隐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风平易近人、题材广泛而闻名,尤其擅长写民生与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冬日,白居易在长安城中,面对大雪,表达了对友人的祝贺和对寒冷气候的感受。诗中描绘了冬天的景象以及早朝的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是一首描绘冬季早晨雪景的诗,白居易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城的雪景,诗中渗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展现出白皙的雪覆盖在城市之上,给人以清新而喜悦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则转向了早朝的艰难与寒冷,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如“上堤马蹄滑”、“寒风吹破耳”等,传达出早晨出门的困苦与不易。尤其是“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通过对寒冷的细致刻画,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刺骨寒风。
最后两句“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则表现出一种向往与感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整首诗在描绘冬雪的美丽与早朝的艰辛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安盈尺雪:长安城积雪深厚,营造出冬天的氛围。
- 早朝贺君喜:诗人早晨出门,特意来祝贺朋友。
- 将赴银台门:准备前往朝廷的银台门,彰显身份。
- 始出新昌里:刚刚走出居住的地方,暗示早起的艰难。
- 上堤马蹄滑:行走的路况不佳,暗示出行不易。
- 中路蜡烛死:描述寒冷的环境,蜡烛都无法点燃。
- 十里向北行:行程的艰辛,北风刺耳。
- 待漏午门外:在皇宫午门外等候,显示出等待的无奈。
- 候对三殿里:准备去见三殿的尊贵人物。
- 须鬓冻生冰:在寒冷中,连胡须都结冰。
- 衣裳冷如水:感觉到衣服的湿冷,形象生动。
- 忽思仙游谷:突然想到隐士的生活,带有向往情绪。
- 暗谢陈居士:内心感激朋友的存在。
- 暖覆褐裘眠:温暖的褐色外套,象征安全与舒适。
- 日高应未起:太阳高升,朋友可能还在沉睡中。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衣裳冷如水”,通过比喻突出寒冷的感觉。
- 对仗:如“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形成节奏感。
- 拟人:如“蜡烛死”,赋予物体以人的状态,增强情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寒冷的冬季早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出门的艰辛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与凛冽,反映自然环境的严酷。
- 寒风:象征艰辛,呈现出冬季的刺骨。
- 马蹄:象征出行,暗示早晨的急迫与不便。
- 蜡烛:象征温暖,反衬出寒冷的环境。
- 褐裘:象征舒适与温暖,表现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安盈尺雪”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暖花开
B. 城市的繁华
C. 冬天的严寒 -
“须鬓冻生冰”中“须鬓”指的是: A. 头发
B. 胡须和鬓发
C. 眉毛 -
诗人对陈居士的态度是: A. 怀恨
B. 感激
C. 忽视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的诗风对比:白居易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倾向于山水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例如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白居易的冬日早朝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