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涧种柳》
时间: 2025-01-04 09:2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涧种柳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
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
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
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
成阴岂自取,为茂属他辰。
延咏留佳赏,山水变夕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光种植柳树的情景。他感到自己在这个地方的努力与他人过去的成就相比有些羞愧,因此选择在西涧边种柳。诗中描绘了他在劳作后稍作休息,望着流动的水和归来的白云。他意识到土地的肥沃是靠自己的辛勤劳作,而柳树的成长在春天的阳光中显得生机勃勃。成阴的柳树并不是他个人的功劳,而是未来的某个时辰才能显现的茂盛。最后,他希望能留下这份美好的景致,山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得迷人。
注释:
- 宰邑:治理地方,指作者在某个地方的官职。
- 乖所愿:与自己的期望相悖。
- 黾勉:努力,拼命。
- 聊将:姑且,暂且。
- 置锸:放下铲子。
- 息微倦:稍微休息,解除疲劳。
- 临流:临近水流。
- 睇:看,望。
- 归云:归来的云,象征自然景象。
- 封壤:指封闭的土地,形容土地的肥沃。
- 生条:生长的柳条。
- 成阴:成荫,形成树阴。
- 岂自取:哪能自作主张。
- 延咏:延续吟唱。
- 佳赏:美好的景致。
- 夕曛: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官员,生于河南,后迁至扬州。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韦应物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种柳的场景正是他在闲暇时对生活的反思和寄托。
诗歌鉴赏:
《西涧种柳》通过种柳这一简单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宁静的西涧,柳树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诗人在种植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在思考自身的努力与社会的关系。
诗的前两句提到“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尽管身为官员,生活的琐碎却让他感到羞愧,似乎历史上的伟人都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接下来的描写“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生动展现了他在闲暇时光选择通过种柳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在描写的过程中,作者用“临流睇归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水流与归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最后的几句则强调了劳动的意义与希望,暗示着未来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将个人的劳动与自然的生长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宰邑乖所愿,黾勉愧昔人:治理地方的理想与现实相违,内心感到愧疚。
- 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在闲暇日子里,选择在西涧边种柳。
- 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放下铲子,稍作休息,望着流动的水与归来的白云。
- 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土地的肥沃依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柳条在春天生长。
- 成阴岂自取,为茂属他辰:成荫的柳树并非自己的功劳,而是属于未来的季节。
- 延咏留佳赏,山水变夕曛:希望留住这美好的景致,山水在夕阳下愈加迷人。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生条在阳春”比喻生命力。
- 对仗:如“临流睇归云”与“成阴岂自取”形成对照。
- 拟人:赋予柳树以生命,使其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生命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西涧:自然的栖息地,显现出安静与和谐。
- 流:动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断变化的自然。
- 云:象征自由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韦应物的《西涧种柳》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官场的事情
- B. 种柳的悠闲生活
- C. 战争的悲惨
- 答案: B
-
诗中“临流睇归云”中的“流”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时间
- C. 风
-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成阴岂自取”为诗人表达了什么?
- A. 个人功劳
- B. 自然法则
- C. 努力的重要性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江畔独步寻花》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与《西涧种柳》均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春晓》更侧重于春晨的美好气氛,而《西涧种柳》则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劳动与未来的期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