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故人见谕》
时间: 2025-01-17 10:1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圆器。
徒以岁月资,屡蒙藩条寄。
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机杼十缣单,慵疏百函愧。
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
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省己已知非,枉书见深致。
虽欲效区区,何由枉其志。
白话文翻译:
我素来对名利没有什么追求,毕竟我并非那种周到圆滑的人。
只是凭着岁月的积累,屡次收到你寄来的信函。
如今风气重新提倡书信往来,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变得更加温暖厚重。
我心中惭愧,常常感到对不起朋友们的期望,尽管我已经有了一份官职。
更何况我本是个失意的人,回到家中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我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却又无力向你吐露心声。
虽然我想尽力去效仿那些小人,但又怎么能违背自己的志向呢?
注释:
- 素:本来、素来。
- 寡:稀少、缺乏。
- 名利心:对名声和利益的追求。
- 周圆器:指圆滑圆满的人。
- 藩条:古代对友人的书信。
- 机杼:织布机,借指做事的工具或手段。
- 十缣单:十块布,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繁琐。
- 交亲责:朋友之间的责任与期待。
- 濩落:失意、落魄。
- 枉书见深致:白白地写了信,却无力表达深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长安,早逝于四十岁左右。他以诗歌中的清新自然、质朴真诚而著称,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答故人见谕》写于诗人经历人生低谷之时。诗中响应友人的来信,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答故人见谕》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表明自己并非追求世俗圆滑的人。他将自己的落魄与朋友的期望相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愧疚与无奈。这种情感通过“常负交亲责”一语得以凸显,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诗中运用“机杼十缣单”来比喻生活的琐碎与繁忙,使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还有对自我反思的成分,诗人意识到自己虽有志向,但因身处困境而无法实现,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归无置锥地”一句,更是直接道出了他内心的凄凉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及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圆器:诗人表明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并非圆滑世故的人。
- 徒以岁月资,屡蒙藩条寄:只是凭着岁月的积累,时常收到朋友的书信。
- 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如今风气再度提倡书信往来,人际关系更加温暖。
- 机杼十缣单,慵疏百函愧:生活琐事繁忙,心中对不起朋友们的期望。
- 常负交亲责,且为一官累:感到对朋友的责任感,但又因为官职而感到累。
- 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自己本是失意之人,回家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 省己已知非,枉书见深致: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却无法向朋友表达。
- 虽欲效区区,何由枉其志:虽然想要效仿小人,但又无法违背自己的志向。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素寡名利心,自非周圆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机杼十缣单”比喻生活的繁忙,形象生动。
- 排比:多次排比表达内心的烦恼与愧疚,强化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利:象征世俗的追求,代表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反思。
- 书信:象征友情与人际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机杼: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繁忙,反映诗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素寡名利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对友情的珍视
- C. 对名利的淡泊
- D. 对生活的无奈
-
诗人感到对不起朋友的原因是什么?
- A. 没有写信
- B. 自己的落魄
- C. 忙于工作
- D. 与朋友争吵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赠友人》王维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强调对人情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 《赠友人》:与《答故人见谕》相似,表达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应物诗文集》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答故人见谕》的诗意与背景,激发对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