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丘员外还山》

时间: 2025-01-04 08:46:30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丘员外还山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丘员外归隐山林生活的祝福。诗的开头描绘了丘员外在白云之上的长久栖息,短暂地在高斋中做客。接着,他告别喧闹的城市,泛舟于松江的清澈水面。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静谧:在苍翠的山岭上结茅为屋,劈柴的声音在深谷中回响。两人同为山中人,彼此不知往来的踪迹。灵芝不似庭院中的杂草,白鹤也不再是池塘中的水鸟。最后,诗人感慨终究在官署中,属于高阳的家族。

注释:

  • 长栖:长久栖息。
  • 白云表:白云之上。
  • 郡邑:指城市,县城。
  • 松江渌:松树旁的清澈江水。
  • 结茅隐苍岭:在青山绿岭中结茅隐居。
  • 伐薪:劈柴。
  • 响深谷:声音在深谷中回响。
  • 灵芝:一种珍贵的草药。
  • 辽鹤:长腿的白鹤,形容优雅。
  • 署里门:官府的大门。
  • 高阳族:指高阳的家族,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写隐逸生活的诗篇。
  • 创作背景:此诗是送别友人丘员外归隐山林之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送丘员外还山》是韦应物的代表作品之一,整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山林的赞赏和羡慕。在诗中,诗人描绘了丘员外在城市的短暂停留以及他对静谧山林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疏离世俗的生活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山中生活的清新与宁静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如“白云”、“松江渌”、“苍岭”等,均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体现了山水诗的特征。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城市的喧闹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此外,诗人的情感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愿他在山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整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告别,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崇高敬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栖白云表:表达了丘员外在高处长久居住的状态。
    2. 暂访高斋宿:说明丘员外短暂到访,体现出诗人与友人的交情。
    3. 还辞郡邑喧:告别城市的喧闹,表明向往宁静的心态。
    4. 归泛松江渌:泛舟于松江的清流,描绘归隐的自然美景。
    5. 结茅隐苍岭:在山中构建草屋隐居,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6. 伐薪响深谷:劈柴的声音回响在山谷,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7. 同是山中人:两人都选择隐居生活,形成了一种共鸣。
    8. 不知往来躅:彼此的生活轨迹不再交集,体现出隐逸的孤独。
    9. 灵芝非庭草:灵芝的珍贵与庭院杂草的对比,强调隐逸的独特。
    10. 辽鹤委池鹜:鹤的姿态优雅,象征着高洁的心灵。
    11. 终当署里门:最终还是要回到官府,感慨人生无常。
    12. 一表高阳族:自我身份的认同,表达出身世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比:城市的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灵芝不仅是一种草药,更象征着高洁与珍贵。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描绘出静谧的山中生活。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 松江渌:代表清澈与宁静,隐喻内心的平和。
  • 苍岭:象征高远与隐秘的生活。
  • 灵芝:象征珍贵与高尚的品格。
  • 辽鹤:象征优雅与高洁的心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丘员外短暂停留的地方是? A. 郡邑
    B. 高斋
    C. 深谷

  2. “灵芝非庭草”中灵芝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平凡
    B. 珍贵
    C. 荒野

  3.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 韦应物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及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韦应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