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继重阳韵》
时间: 2025-01-09 14:44:16意思解释
临江仙 继重阳韵
原文展示:
大悟立身蓑笠好,遇投相应回头。
训予全道号无忧。慧眸观玉洞,云步上琼楼。
赤雁头钻清宴地,白鸥足捧浮沤。
两般混合最休休。要除三界苦,堪把一灵修。
白话文翻译:
得到了大悟的我,穿着蓑衣和斗笠,感到很好,
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心中充满了回忆。
老师教导我全道的真谛,无忧无虑。
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着玉洞,轻盈地走上琼楼。
赤色的大雁飞入清幽的宴席,白色的鸥鸟轻轻托起浮沤。
这两种美景的结合,最是悠闲自得。
要想消除三界的苦恼,必须修炼自己的灵性。
注释:
- 蓑笠: 蓑衣和斗笠,指农民或渔夫的衣着,象征自然与简朴。
- 无忧: 无忧无虑,指心境平和。
- 慧眸: 明智的眼睛,指具备洞察力。
- 赤雁: 红色的大雁,象征自由与高远。
- 白鸥: 白色的海鸥,象征纯净与灵动。
- 三界: 佛教用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代表欲望与痛苦的轮回。
典故解析:
- 玉洞: 可能指道教中的仙境,寓意高深的哲理。
- 琼楼: 代表高贵、美丽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境界或修行的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与诗人,生于元代,致力于道教的推广与实践,作品多与道教思想有关,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道教的重要节日,强调长寿与健康,诗中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临江仙 继重阳韵》是一首融合了道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大悟立身蓑笠好”引入,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象征着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提到“遇投相应回头”,暗示与志同道合者的相遇是人生重要的缘分,表达了对精神追求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慧眸观玉洞,云步上琼楼”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强调眼界与心灵的提升。接下来的“赤雁头钻清宴地,白鸥足捧浮沤”,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合的美好体验。最后两句“要除三界苦,堪把一灵修”更是直指修行的核心,强调了道教追求超脱与解脱的主题。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马钰对道教哲学的深入理解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他追求高尚生活的理想与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悟立身蓑笠好:阐述大悟的境界,穿着简朴的蓑衣和斗笠,表明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 遇投相应回头: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感受到内心的共鸣与回忆。
- 训予全道号无忧:师父教导我道理,使我无忧无虑。
- 慧眸观玉洞:用智慧的眼光观察高深的道理。
- 云步上琼楼:轻盈地迈向理想的境界。
- 赤雁头钻清宴地:赤色大雁飞入清幽的宴席,象征着自由的境界。
- 白鸥足捧浮沤:白鸥轻盈托起浮沤,象征着纯净与灵动。
- 两般混合最休休:两种美景的结合,最为悠闲自在。
- 要除三界苦:要想摆脱三界的痛苦。
- 堪把一灵修:必须修炼自己的灵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结合,形成生动形象的表达。
- 对仗:如“赤雁头钻清宴地,白鸥足捧浮沤”,展现了工整韵律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然和谐的理想,强调修行的重要性,展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与自然的美好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蓑笠:象征自然、简朴的生活。
- 慧眸:象征洞察力和智慧。
- 赤雁、白鸥:象征自由、纯净与和谐的自然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蓑笠”象征什么?
- A. 奢华生活
- B. 自然与简朴
- C. 忧虑与烦恼
-
“慧眸观玉洞”中的“慧眸”指什么?
- A. 眼睛的颜色
- B. 明智的眼光
- C. 眼疾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临江仙》均表现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苦闷,而马钰的作品则强调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概论》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