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晚发》
时间: 2025-01-09 14:4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露未收红蓼冷,
曙光初照扁舟。
恶风浊浪打船头,
心中多少事,
付与水东流。
燕子矶边秋色断,
何须惆怅芳洲。
閒云只是伴轻鸥,
樽前吟楚些,
腰下看吴钩。
白话文翻译
在初秋的清晨,露水尚未收起,红色的蓼草已显得寒冷,
曙光刚刚照耀到小舟上,恶风和浑浊的浪涛拍打着船头。
我心中有多少烦恼事,统统都寄托给了水流向东。
燕子矶边的秋色已然凋零,何必在芳洲上感到怅惘?
闲云只是陪伴着轻盈的海鸥,
酒樽前我吟唱楚地的曲调,
腰间悬挂着吴地的宝刀。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露:秋天的露水,象征清晨的凉意。
- 红蓼:一种植物,常生于水边,夏秋时节红色的花朵。
- 扁舟:小舟,形状扁平。
- 恶风:猛烈的风。
- 浊浪:混浊的浪潮。
- 燕子矶:指燕子所栖息的山石,通常是水边的景点。
- 芳洲: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樽前:酒樽前。
- 吴钩:吴地的刀剑,这里象征着武器或豪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燕子矶”出自《楚辞》,象征着悲秋的情景;“吴钩”则是古代名刀,常用来象征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此外,“楚”在古代文化中多与情感的抒发联系在一起,代表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洢,清代诗人,生于1648年,卒于1712年,字子元,号云泉,晚号石庐。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发出行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通过对秋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临江仙·晚发》是石洢的一首经典作品,诗中描绘了初秋的清晨,诗人乘舟出行,被恶风和浊浪所困,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心情。诗的前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特别是“玉露未收红蓼冷”的意象,给人以清凉和萧瑟的感觉。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燕子矶边秋色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这里的“何须惆怅芳洲”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诗末的“樽前吟楚些,腰下看吴钩”,则交织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种豪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露未收红蓼冷:尚未收起的露水与冰冷的红蓼草,渲染出秋天初来的冷清。
- 曙光初照扁舟: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小舟上,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恶风浊浪打船头:恶劣的天气打击着小舟,暗示生活的不顺与挑战。
- 心中多少事,付与水东流:内心的烦恼与不安,随着水流向东而去,表现出一种放下的态度。
- 燕子矶边秋色断:秋色已然凋零,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何须惆怅芳洲:在美丽的景致中不必感到惆怅,体现出一种洒脱。
- 閒云只是伴轻鸥:闲云与轻鸥的陪伴,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樽前吟楚些:在酒樽前吟唱楚地的曲调,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 腰下看吴钩:腰间悬挂的吴钩,暗示个人的豪情与不屈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恶风浊浪打船头”,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拟人:如“闲云只是伴轻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过往的释然,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露:象征清新和凉意,暗示秋天的到来。
- 红蓼:代表秋天的凋零与孤独。
- 扁舟:象征人生的旅程,脆弱而又艰难。
- 燕子矶:代表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 樽前:象征诗人的豪情与对故乡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露未收”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心中多少事,付与水东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绝望
B. 释然
C. 开心
D. 愤怒 -
“樽前吟楚些”中的“楚”指代哪个地区?
A. 吴地
B. 齐地
C. 楚地
D. 秦地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柳宗元的《江雪》: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石洢的《临江仙·晚发》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写了出行的情景,但石洢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和豪情壮志。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石洢研究》:详细介绍石洢的生平与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