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时间: 2025-01-02 12:47:41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傍晚的平泉景色。台岭上长满了奇特的树木,然而它们的美名在世间鲜有人知。那纤细的树枝让人疑惑是不是大菊,而那些枝丫则好似松树般的挺拔。阳光照射下,树叶闪烁着金色的光辉,烟雾笼罩下的翠绿显得格外滋润。不要说人走得太晚,依然有如岁寒之期的坚持与等待。


注释:

  • 台岭:指高而平的山坡,常用来描述风景优美的地方。
  • 佳名:美好的名字或名声。
  • 纤纤:形容细长的样子,通常用于形容植物。
  • 落落:形容枝叶或物体下垂的样子。
  • 照日:阳光照耀。
  • 含金晰:形容光辉闪烁的样子。
  • 笼烟:烟雾缭绕的状态。
  • 岁寒期:意指在寒冷的季节里,仍然保持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官至宰相,以诗文才华闻名。他的诗风常带有感伤与哲理,兼具古典与个人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清幽而坚韧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暮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台岭生奇树”开篇便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以“佳名世未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不被重视的惋惜。诗中的树木和枝叶并不是单纯的自然描写,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中间的描写“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更是将光影与色彩结合,展现出春天傍晚的温柔与宁静,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内心的宁静。诗的末尾“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虽人已离去,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岁月的坚韧与美好,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乐观与坚韧。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体现了李德裕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台岭生奇树:描写高地上生长的奇特树木,暗示自然的奇异与美。
  2. 佳名世未知:美好的事物却鲜有人知,表达一种对美的遗憾。
  3. 纤纤疑大菊:细长的枝条让人联想到大菊,表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4. 落落是松枝:枝条舒展,像松树一样,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5. 照日含金晰:阳光照耀下,树叶闪烁金光,表现出自然的辉煌。
  6. 笼烟淡翠滋:烟雾缭绕,翠绿的景象显得更为滋润生动。
  7. 勿言人去晚:不要说人走得太晚,表达诗人的豁达。
  8. 犹有岁寒期:即使人去,依然有岁寒的坚持,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纤纤疑大菊”将树枝比作大菊,增强了意象的丰富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勿言人去晚”,让自然与人产生联系,使情感更为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宁静而坚定的情感状态,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树:象征着独特与生命的多样性。
  • 松枝:常被视为坚韧与长寿的象征。
  • 金晰:象征着光辉与希望。
  • 岁寒: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名”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诗人的名字
    C. 奇特的树木
    D. 诗的标题

  2. 诗的最后一句“犹有岁寒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坚韧
    C. 难过
    D. 喜悦

  3. 诗中“照日含金晰”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阳光的辉煌
    C. 树木的生长
    D. 人的离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贾岛《寻隐者不遇》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德裕与王维的诗作,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李德裕的诗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简洁的意象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