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
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
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
白话文翻译:
在伊川,刚刚经历了一场雨,雨后天晴,远处的春山清晰可见。
缑岭上的彩虹已经消散,龙门的归鸟也在傍晚时分归巢。
平原上牛羊自在地吃草,桑树和柘树间升起了袅袅的烟雾。
与乡村的老人相比,我的生活显得没有他们那样悠闲自在。
注释:
- 伊川:指的是河南省的伊川,地名。
- 新雨霁:刚刚下过雨,雨停了。
- 缑岭:指的是缑山,位于今河南省。
- 晴虹断:晴天的彩虹已经消失。
- 龙门:指的是龙门山,可能与龙门石窟有关。
- 宿鸟还:在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
- 牛羊:指代田野上的牲畜。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见的农田树木。
- 夕烟:傍晚时分的烟雾。
- 乡园叟:乡村的老人,暗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悠悠尽日闲:形容生活的悠闲自在,时间缓慢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阮,号锡山,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田园为主。他在政治上曾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德裕的晚年,可能是在一次出游或游览时写下,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中带有浓厚的田园气息,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疲惫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忆平泉杂咏·忆晚眺》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春天的美丽景象。在开头两句中,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的伊川,春山的清晰可见让人心旷神怡。紧接着,通过“晴虹断”和“宿鸟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牛羊在平野上悠闲地吃草,桑柘间升起的烟雾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安宁。最后一句“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隐逸的赞美,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川新雨霁:描述雨后的清新,展现出伊川自然的生机。
- 原上见春山:远处的春山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希望和美好的感觉。
- 缑岭晴虹断:晴天的彩虹已经消失,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
- 龙门宿鸟还:归鸟回巢,增添了生活的宁静和温馨。
- 牛羊平野外:牛羊在广阔的平原上,表现出一种自由和闲适。
- 桑柘夕烟间:傍晚的烟雾,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 不及乡园叟:引入对比,表现出乡村老人的悠闲。
- 悠悠尽日闲:强调了乡村生活的悠然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晴虹断”隐喻事物的短暂和美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和乡村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他对社会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雨后春山:象征生机与希望。
- 晴虹:美好事物的短暂。
- 归鸟:象征安宁与归属感。
- 牛羊:表现乡村的宁静与富饶。
- 桑柘与夕烟:传达乡村生活的温馨与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雨霁”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刚下过雨
- B. 刚下雪
- C. 刚刮风
-
“龙门宿鸟还”中的“宿鸟”指的是什么?
- A. 在外面生活的鸟
- B. 回到巢中的鸟
- C. 正在飞翔的鸟
-
诗人对乡园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否定
- B. 向往
- C. 无所谓
答案:
- A. 刚下过雨
- B. 回到巢中的鸟
- B. 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静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德裕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闲适。
- 孟浩然的《春晓》突出春天的生机,李德裕的诗则更偏向于雨后宁静的美好,展现不同的自然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德裕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