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
时间: 2025-01-07 05:25: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炎灵遗剑玺,当涂骇龙战。
圣期缺中坏,霸功兴宀禹县。
鹊起登吴台,凤翔陵楚甸。
衿带穷岩险,帷帟尽谋选。
北拒溺骖镳,西龛收组练。
江海既无波,俯仰流英盼。
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
钓台临讲阅,樊山开广燕。
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蒨。
三光厌分景,书轨欲同荐。
参差世祀忽,寂寞市朝变。
舞馆识余基,歌梁想遗啭。
故林衰木平,荒池秋草徧。
雄图怅若兹,茂宰深遐睠。
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
清巵阻献酬,良书限闻见。
幸藉芳音多,承风采余绚。
于役倘有期,鄂渚同游衍。
白话文翻译
灵山留下了剑和印玺,在当涂与骇龙交战。
圣明的时期已经消逝,霸主的功业兴起于禹县。
喜鹊飞起登上吴台,凤凰在楚地飞翔。
衣带被崖岩险阻所困,帐幕中尽是谋划与选择。
北方抵挡着溺水的骖马,西面的庙宇收集着翟练。
江海已经没有波涛,俯仰之间只能望着流传的英才。
威严的衣袍如同在郊外祭祀,卜卦时崇高的殿宇遥望。
钓台临近讲论的地方,樊山开阔了燕子的栖息地。
文物共同繁茂生长,名声也如葱翠般鲜亮。
三光之景令人厌倦,书籍的轨迹希望能相互推荐。
世间的祭祀逐渐稀疏,寂寞的市街变得冷清。
舞馆中识别余音的基石,歌梁下想起遗留下的旋律。
故林中衰败的树木平坦,荒池中秋草遍布。
雄图的壮志让人感到惆怅,深厚的统治者目光远眺。
幽静的客人滞留于江边,欣赏着那些奇特的礼服。
清酒阻碍了献酬的机会,珍贵的书籍限制了听闻的范围。
幸好依托芳香的音韵,承接着风采的余韵。
若有役期,愿在鄂渚同游。
注释
- 炎灵:指神灵,或许是传说中的神明。
- 玺:印章,象征权力和地位。
- 骇龙:传说中的龙,象征威武和强大。
- 圣期:指圣明的时期。
- 霸功:指霸主的功业。
- 吴台:吴国的台,作为历史遗迹。
- 凤翔:凤凰飞翔,象征吉祥和高贵。
- 衿带:衣服的边缘和带子,象征身份。
- 帷帟:帐幕,指权谋、政治。
- 水草:指自然环境的变化。
- 雄图:宏伟的计划或愿景。
典故解析
-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领袖,故城指他的故乡。
- 江海: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无情,反映出历史的波澜起伏。
- 樊山:地名,象征历史遗迹的见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生卒年不详),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事的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谢朓游历孙权故城时,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英雄豪杰的惋惜。诗中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反映出对权力兴衰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头的“炎灵遗剑玺”起,便引人入胜,开启了一段追溯历史的旅程。诗人以剑和印玺象征权力的遗留,展现了曾经辉煌的过往。接着,诗人描绘了吴国的兴衰,既有对历史的敬畏,又有对英雄的怀念。诗中通过“鹊起登吴台,凤翔陵楚甸”,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高度的概括,形成了清晰的历史对比。诗人在描绘历史遗迹时,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事的无常,令人深思。最后,诗人以“幽客滞江皋”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盼,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灵遗剑玺: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遗物。
- 当涂骇龙战:指历史的战争与斗争,反映出当时的动荡。
- 圣期缺中坏:圣明的时期已经消逝,体现对历史的惋惜。
- 霸功兴宀禹县:霸主的功业在于其治理的地方,说明地方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凤翔”、“鹊起”等比喻来描绘历史的辉煌。
- 对仗:如“清巵阻献酬,良书限闻见”,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变迁,反映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英雄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权力与斗争。
- 印玺:象征权威和地位。
- 凤凰:象征吉祥与高贵。
- 江海:象征历史的无情与波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炎灵”指的是哪个方面的象征?
- A. 自然现象
- B. 权力与荣耀
- C. 历史人物
-
“北拒溺骖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胜利的渴望
- B. 对历史的追忆
- C. 对战争的厌恶
-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赞美
- B. 对未来的恐惧
-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赤壁赋》 苏轼:同样以历史为背景,表达对过往的思考与对英雄的怀念,但风格更为豪放激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历史与文学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