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潼关》

时间: 2025-01-04 07:17:36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

十里晓鸡关树暗,

一行寒雁陇云愁。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潼关
作者: 温庭筠〔唐代〕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
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提到地形的蜿蜒曲折,河流在其中流淌,清澈的景色让人感到游玩的乐趣。清晨的鸡鸣声使得关外的树林显得幽暗,一行寒雁在云间飞过,让人感到愁绪。片刻无事时,溪水与泉水显得格外美好,整日凝视着远处的山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手持麈尾的角巾,仰望远方,更加惋惜芳香的气息被秦楼隔绝。

注释

  • 潼关:位于陕西省,是一重要的军事关口。
  • 盘屈:形容地形的蜿蜒曲折。
  • 晨鸡:指早晨的鸡鸣。
  • 寒雁:指秋冬季节飞来的大雁,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 凝眸:专注地看。
  • 麈尾:古代文人所用的毛笔,象征文人身份。
  • 芳霭:指花香或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字飞卿,号蕣香,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潼关的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境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潼关》是温庭筠的一首典雅之作,诗中通过对潼关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地形盘屈带河流”开篇,描写了潼关特有的地理风貌,展现出蜿蜒的河流与清澈的天空,形成一种和谐美。接着,诗人通过“十里晓鸡关树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孤寂,早晨的鸡鸣声与阴暗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隐隐的愁绪。

在“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中,诗人表现了闲暇时光的惬意,溪泉流淌的声音与远处的山色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然而,依然无法掩盖心中的愁苦与惋惜。最后的“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芳香被隔绝的意象更是加深了孤独感。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交织出一种既美丽又惆怅的情感,展现了温庭筠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形盘屈带河流:描绘潼关的地形特征,蜿蜒的河流环绕,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 景气澄明是胜游:自然景色清澈明亮,给人一种游玩的愉悦感。
  • 十里晓鸡关树暗:早晨的鸡鸣声传来,关外的树林却显得幽暗,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对比。
  • 一行寒雁陇云愁:寒雁在云间飞过,勾起了诗人的愁绪,象征着孤独与思乡。
  • 片时无事溪泉好:闲暇时分,溪水与泉水显得格外宜人,体现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 尽日凝眸岳色秋:整日凝视远方的山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充满寂寞与悠远的情感。
  • 麈尾角巾应旷望:手持麈尾的文人身份,仰望远方,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
  • 更嗟芳霭隔秦楼:惋惜美好的香气被隔绝,更增添了内心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通过自然的描写赋予其情感,使景与情融为一体。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整首诗韵律和谐,富有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潼关自然风光的赞美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情感基调既有宁静的欣赏,又有隐隐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潼关:象征关口与旅途,承载着历史与人文。
  • 寒雁:孤独与思乡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溪泉:自然的美好,象征着闲适与宁静。
  • 岳色秋:秋天的山色,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芳霭:美好的气息,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 A. 平坦
    • B. 盘屈
    • C. 高耸
    • D. 复杂
  2. “寒雁”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
    • C. 美好
    • D. 忧愁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潼关的感受?

    • A. 雨水
    • B. 鸟鸣
    • C. 溪泉、岳色
    • D. 夕阳

答案

  1. B. 盘屈
  2. B. 孤独
  3. C. 溪泉、岳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与自然,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较为淡泊。
  • 李白《庐山谣》:则更多展现豪放与壮丽,通过对比可见温庭筠的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