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晋阳故城书事》
时间: 2025-01-17 10:30:38意思解释
过晋阳故城书事
原文展示: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白话文翻译:
在惠远祠前的晋溪水流淌,碧绿的树叶和银色的花朵清晰可见。
水面上西山如同挂屏,青翠欲滴延绵三十里。
中原北门的地势雄伟,仿佛可以看到城阙在云烟中隐现。
在望川亭上回望今古,只有麦浪随春风摇曳。
你难道没有看到,系舟山头的龙角已经秃了,白塔一倒,城也随之覆灭。
薛王投降,百姓却未能免受压迫,屋瓦乱飞如箭镞般四散。
汾水决口涌入大夏门,府治迁移到唐明村。
只因巨屏失去了光彩,河洛间几度风烟弥漫。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交加。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的庙宇仍有百余处。
鬼神与天才自古以来,争相使一炬成焦土。
至今,乡亲们向天悲哭,痛恨河南的往来苦难。
南方的鬼神与巫术追求吉祥,万夫挥锹开垦连绵岗丘。
官街的十字改为丁字,连并州的渠也遭到毁灭。
何时才能恢复安定,重回官家重建晋阳的日子。
注释:
- 惠远祠:古代祭祀的场所,此处指的是晋阳附近的一处祠堂。
- 龙角秃:指山的轮廓,形如龙头的山峰已变得光秃。
- 薛王:指历史上薛延陛的投降,象征着失去独立的地方。
- 官街十字改丁字:描述了城市规划的改变,反映了社会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字仲明,金朝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达历史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金朝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故城晋阳的怀念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民生困苦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晋阳故城为背景,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历史废墟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战乱的痛心。开头部分描绘了晋溪水的清澈和西山的壮丽,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在描写中,诗人通过“麦浪摇春风”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故城破败的感叹,诸如“龙角秃”“白塔一摧”这样的意象,无不渗透着历史的沧桑与无奈。诗中对“鬼役天才”的描写,警示人们对战争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四句描绘了晋阳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向往。
- 中间部分转入历史的悲剧,强调城市的毁灭与人民的苦难。
- 末尾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水上西山如挂屏”)、拟人(“万夫畚锸开连岗”)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具表现力。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生命与希望的源泉。
- 山:代表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城市:反映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惠远祠”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处祭祀的场所
C) 一条河流
答案:B) -
诗中“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中的“龙角”指的是什么? A) 龙的形象
B) 山的形状
C) 水的形态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对历史的感慨与民生的忧虑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对故乡思念的深刻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与杜甫在历史悲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上,两者都在作品中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元好问的作品更多地结合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孤独与国家的沧桑。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元好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金朝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