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论诗三十首·其六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
争信安仁拜路尘!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内心的图画和声响都难以真实地表达出来,文章怎么能再让人看见呢?高雅的情操与古人相提并论,写下了闲适的诗篇;为了什么要相信安仁而拜倒在尘世的路上呢?
注释
- 心画心声:指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 总失真:都失去了真实的表达。
- 文章宁复见为人:文章又怎么能被人所理解呢?
- 高情千古:形容高尚的情操传承千古。
- 安仁:指安贫乐道的理想人格。
- 拜路尘:指在世俗的尘埃中屈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是金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生于金朝末年,元好问的诗风多为清新洒脱,充满哲理,常常探讨人生和道德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论诗三十首》,反映了元好问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在创作中关注内心真实的表达与世俗的纷扰,体现了他对文学与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元好问的这首《论诗三十首·其六》以其深邃的思想与简洁的语言,引人深思。开篇“心画心声总失真”,透出一种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无奈与失落,诗人意识到,无论怎样努力,内心的画面和声音也难以真实地传达给他人,表达的局限性使得情感的交流变得困难。接着,他以“文章宁复见为人”进一步强调,文章的表达同样无法让人完全理解,暗示了文学的局限性。
而“高情千古闲居赋”则展现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他理想中的诗歌是能够超越时空,流传千古的。然而,最后一句“争信安仁拜路尘”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要忘记身处的现实世界。诗中展现的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给读者留下深远的思索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画心声总失真: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声音都难以真实传达。
- 文章宁复见为人:文学作品难以被他人完全理解。
- 高情千古闲居赋:理想中的高雅情操与古人相比,写下的诗篇应当传承千古。
- 争信安仁拜路尘:质疑为何要屈从于世俗的现实,追逐安贫乐道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比:内心真实与外界理解之间的对比,突显表达的困难。
- 反问:通过“争信安仁拜路尘”表达对现实的质疑,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内心真实情感与外界理解之间的张力,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思考,表现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画: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 高情:象征高尚的情操与理想。
- 路尘:代表世俗的纷扰和现实的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心画心声”,其含义是什么?
- A. 内心的真实感受
- B. 外界的评价
- C. 诗人的生活经历
答案:A
-
“文章宁复见为人”这句的意思是?
- A. 文章很容易被理解
- B. 文章难以被他人理解
- C. 文章注重形式
答案:B
-
诗人对“安仁”的态度是什么?
- A. 赞同
- B. 质疑
- C. 不关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元好问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豪放与享乐,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而元好问则更关注情感的真实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却都展现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论诗三十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