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怜》

时间: 2025-01-01 14:35:49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小怜
作者: 李贺 〔唐代〕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白话文翻译:

在湾头看到小怜,邀请她上琵琶来演奏。
打破了春风的怨恨,今天的心情又能值多少钱呢?
裙子垂下仿佛竹叶的带子,鬓发湿润似杏花的烟雾。
玉的手冷冷的,红丝的弦线沉重,像是宫中妃子的驾鞭。

注释:

字词注释:

  • 湾头:水湾的边缘,指一个水域的拐角处。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常用于伴奏和独奏。
  • 破得:打破、消除的意思。
  • 春风恨:春天的风带来的怨恨,可能指的是春天带来的离别或思念。
  • 裙垂竹叶带:形容裙子轻盈垂落,像竹叶一样。
  • 鬓湿杏花烟:形容头发因湿气而微微湿润,像杏花的烟雾一样细腻。
  • 玉冷红丝重:玉的手指冰冷,红色的丝弦显得沉重。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诗中的意象,如琵琶、春风、杏花等,可以关联到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鬼”。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用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

创作背景: 《冯小怜》创作于李贺的中期,正值他人生中的苦闷与挣扎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鉴赏:

《冯小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开头的“湾头见小怜”直接引入了诗的主人公,仿佛在瞬间唤起了对美丽事物的向往和渴求。而“请上琵琶弦”则不仅是对小怜的邀请,也是诗人对美好音乐的渴望,音乐在此刻成为情感的寄托。

紧接着“破得春风恨”,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春天的变化带来的感伤,春风本应是温暖的,却因离别而生怨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而后面的意象,裙子如竹叶,鬓发如杏花烟,既描绘了小怜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柔情与脆弱。

最后两句提到的“玉冷红丝重”,将情感推向高潮,手指的冰冷与红丝的沉重,预示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描绘了诗人在湾头看到小怜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邀请,暗示出一种亲密的关系。

  2. 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怨恨,感叹今天的生活价值与过去的比较,流露出一种无奈。

  3.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通过细腻的形象描绘,展示小怜的美丽与柔弱,裙子和鬓发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4.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通过冷玉和沉重的红丝传达诗人心中的痛苦,暗示小怜的身份与所承载的沉重感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裙垂竹叶带”,将裙子比作竹叶,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春风、杏花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怜的描写,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离别的痛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湾头:象征着人生的转折点,暗示着命运的变化。
  • 琵琶:代表着音乐与艺术,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春风:既是温暖的象征,也带来了离别的怨恨。
  • 裙子与鬓发: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也暗示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冯小怜》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贺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琵琶
    c) 二胡

  3. “裙垂竹叶带”中的“竹叶”用来比喻什么? a) 轻盈
    b) 沉重
    c) 清晰

答案:

  1. b) 李贺
  2. b) 琵琶
  3. a) 轻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李贺的《冯小怜》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涉及到琵琶这一乐器,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则通过故事性的叙述展现了音乐的力量与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文研究》
  • 《唐代诗歌流派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