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三首赠胡承之归关中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1:30: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学古三首赠胡承之归关中 其三
作者:黄佐 〔明代〕
玄冬服纤纩,不若貂襜褕。
新知虽云乐,不若故人姝。
华轩岂不美,休休惟故居。
故居乃何所,乃在秦城隅。
山泉环户牖,树木何舒舒。
开帘见栖鸟,临渊羡潜鱼。
孤菊扬其英,芳草不复除。
适意向井臼,陶情在琴书。
此生谅已得,不乐将焉如。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冬天,穿着轻薄的衣服,还是不如貂皮的衣服保暖;
虽然新朋友说相处很快乐,但还是不如老朋友的情谊美好。
华丽的车马虽然美丽,却不如我那安静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哪里呢?就在秦城的角落里。
山泉环绕着我的门窗,树木生长得何等茂盛。
拉开帘子可以看到栖息的小鸟,临近水边羡慕潜游的鱼儿。
孤独的菊花傲然绽放,芳草却再也无法重现。
心情自在地向井边走去,陶冶情操在琴和书中。
这一生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不快乐又能如何呢?
注释:
- 纤纩:轻薄的织物,表示寒冷时的服装不够保暖。
- 貂襜褕:用貂毛做的衣服,象征温暖和奢华。
- 华轩:华丽的车马,代表繁华的生活。
- 秦城:指的是古代的秦国都城,象征故乡。
- 栖鸟:栖息在树上的小鸟,象征自然之美。
- 潜鱼:水中游动的鱼,象征自由与宁静。
- 孤菊:独自盛开的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佐,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佐送别胡承之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对旧友的珍视。在经历了浮华的生活后,他更向往宁静简单的故乡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刻思恋与对人情的珍视。开头几句通过对冬衣的描绘,引入了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对比,既表达了物质生活的奢华又揭示了其无法比拟的心灵愉悦。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展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山泉环绕、树木繁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的意象,如“栖鸟”和“潜鱼”,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孤菊的傲然与芳草的缺失,隐喻着在繁华背后,真正的美好是那份孤独而坚贞的追求。最后以“此生谅已得”总结,表达出一种满足与释然,告诫我们在此生中,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对故乡的归属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玄冬服纤纩,不若貂襜褕:表达了即使新朋友带来快乐,但物质的温暖不及故乡的温情。
- 新知虽云乐,不若故人姝:强调旧友的珍贵与情感的深厚。
- 华轩岂不美,休休惟故居:华美的生活与故乡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故居乃何所,乃在秦城隅:明确故乡的所在,增添亲切感。
- 山泉环户牖,树木何舒舒:描绘自然的优美,营造出一种恬静氛围。
- 开帘见栖鸟,临渊羡潜鱼:生动的自然景象,使人心生向往。
- 孤菊扬其英,芳草不复除:孤独的美与过往的遗憾,象征坚韧。
- 适意向井臼,陶情在琴书:寻求内心的宁静,通过读书和音乐来陶冶情操。
- 此生谅已得,不乐将焉如:表达一种人生的满足,强调精神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物质与精神、华丽与宁静的对比,突出内心的追求。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栖鸟、潜鱼)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树木、菊花等意象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旧友的珍视,强调内心的快乐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表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栖鸟:象征自由、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 潜鱼:象征心灵的自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孤菊:象征高洁与坚韧,虽孤独却不失其美。
- 芳草:象征逝去的美好与追忆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轩”指的是什么?
- A. 华丽的车马
- B. 华美的房屋
- C. 华丽的衣服
-
诗中的“孤菊”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与高洁
- C. 孤独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山泉和树木
- B. 车马和衣服
- C. 鱼和鸟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黄佐与王维的作品,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的诗风更加凝练,情感更加内敛,而黄佐则通过直白的对比展现出对旧友与故乡的热情,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