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轩示青崖》
时间: 2025-01-17 10:2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来青轩示青崖
(作者: 弘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无念境界的追求,认为即使人没有思念之情,也能在思念中观察事物。诗与禅的境界是相互忘却自我的,但我尚未能做到。即使是佛教的清净之地,也难以消除烦恼。此时,我因移石而动云根,笑对面壁的安心所在。披开衣襟,喜爱这虚明的境界,轻轻的凉风带来了幽静的情怀。不必执着于尘世的颜色与身体,反而要把形迹泯灭于你我之间。来到青轩,与青崖相遇,试问将来还有多少青翠?
注释:
- 无念:指无所思虑,心境清净。
- 观其与:观察其与我无关的状态。
- 诗禅两忘:诗歌与禅宗的境界都是超越自我的。
- 梵室:佛教的清净空间,象征内心的宁静。
- 移石动云根:动石影响云的根基,象征因果关系。
- 安心所:内心的安宁之处。
- 向虚明:向着清澈明亮的境界。
- 根尘参色身:不必在尘世的色彩与身体上纠结。
- 泯吾汝:消融你我之间的界限。
- 青几许:对未来青翠的期望与探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1711年-1799年),清代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他是一位文化修养颇高的皇帝,诗词创作颇具影响力,擅长古文及诗词。弘历在位期间,重视文治,提倡文化事业,且多有诗作流传。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乾隆年间,正值其文化活动频繁、对艺术有深厚兴趣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我、自然与心灵的思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禅宗哲学的理解与探索。
诗歌鉴赏:
《来青轩示青崖》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中“无念”与“念”的对比,体现了心灵的双重状态:在无思无虑的境界中,真正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平和。
“移石动云根”这一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关系,暗示着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诗人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烦恼,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随着凉风的拂动,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也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舒畅。
结尾的“试问将来青几许”则是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谓人无念谁则然:在说,如果人没有思念,这种状态又会如何呢?
- 亦于念中观其与:即使在思念中也能观察到事物的本质。
- 诗禅两忘我未能:诗歌和禅宗都追求忘却自我,但我还未能做到。
- 梵室矧可蠲烦暑:即使在清净的佛教空间,也难以消除内心的烦恼。
- 时因移石动云根:由于移动石头,云的根基也随之变化,象征因果。
- 笑伊面壁安心所:我对面壁的安静之处感到微笑。
- 披襟爱此向虚明:我欣赏这虚无缥缈的明亮境界。
- 拂拂凉飔发幽楚:轻柔的凉风带来了幽静的感觉。
- 不必根尘参色身: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与身体。
- 还将形迹泯吾汝:反而要将我与你的形迹抹去。
- 来青轩里晤青崖:来到青轩,与青崖相遇。
- 试问将来青几许:想问将来还有多少青翠的景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移石动云根”将自然现象与心理状态相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如“拂拂凉飔发幽楚”,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心灵清净的追求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轩:象征清幽、宁静的空间。
- 青崖:自然的独特之美,象征生命的力量和活力。
- 凉飔:代表清新与舒适,体现自然的恩赐。
- 虚明:象征深邃与智慧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无念”与什么相对立? A. 念
B. 诗
C. 心
D. 物 -
“试问将来青几许”中的“青”指的是什么? A. 青山
B. 未来的美好
C. 青春
D. 自然景象 -
诗中描述的“梵室”象征什么? A. 繁华
B. 清净
C. 忧愁
D. 梦境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来青轩示青崖》: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的思索与人生的感慨。李白的《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弘历的作品则融合了哲理思考与自然描绘,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