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开元寺牡丹》

时间: 2024-09-19 21:34:48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开元寺牡丹 徐凝 〔唐代〕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白话文翻译:

这种花在南方地区很难种植,多亏了僧人用心栽培。 海燕似乎懂得欣赏,频频斜视,而胡蜂却不认识它,更加徘徊不定。 虚幻的芍药徒然嫉妒,连玫瑰都羞愧得不敢开放。 只有几朵红色的花苞还在,含着芳香,只等待主人的到来。

注释:

  • 南地:指南方地区。
  • 惭愧:这里是谦词,表示多亏了。
  • 僧闲:指僧人。
  • 海燕:一种鸟类,这里指海燕对牡丹的欣赏。
  • 睥睨:斜视,表示欣赏。
  • 胡蜂:一种昆虫,这里指胡蜂对牡丹的不认识。
  • 虚生:虚幻的,不真实的。
  • 芍药:一种花卉,这里比喻其他花卉。
  • 羞杀:羞愧得不敢。
  • 红萼:红色的花苞。
  • 含芳:含着芳香。
  • 舍人:指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寺看到牡丹花后所作,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和对僧人栽培之功的感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的原因是徐凝在开元寺看到牡丹花,感叹其在南方地区难以种植,而僧人却能用心栽培,因此作诗表达感激和赞美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南方地区种植的困难和僧人的用心栽培。诗中,“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一句,通过海燕和胡蜂的不同反应,形象地表达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独特。而“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则进一步以芍药和玫瑰的嫉妒和羞愧,衬托出牡丹花的非凡魅力。最后,“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一句,寄托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期待和对僧人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工栽培的敬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 这句诗表达了牡丹花在南方地区种植的困难,以及僧人用心栽培的功劳。
  2.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 这句诗通过海燕和胡蜂的不同反应,形象地表达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独特。
  3.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 这句诗以芍药和玫瑰的嫉妒和羞愧,衬托出牡丹花的非凡魅力。
  4.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 这句诗寄托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期待和对僧人的感激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生芍药徒劳妒”,将芍药比喻为虚幻的,徒劳嫉妒的。
  • 拟人:如“海燕解怜频睥睨”,将海燕拟人化,赋予其欣赏的动作。
  • 对仗:如“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牡丹花的赞美和对僧人栽培之功的感激。通过对比牡丹花与其他花卉的不同,以及海燕和胡蜂的不同反应,诗人表达了对牡丹花独特美丽的欣赏,以及对僧人用心栽培的敬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美丽和独特。
  • 海燕:象征欣赏和理解。
  • 胡蜂:象征无知和徘徊。
  • 芍药:象征嫉妒和虚幻。
  • 玫瑰:象征羞愧和不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燕”和“胡蜂”分别象征什么?
    • 海燕象征欣赏和理解,胡蜂象征无知和徘徊。
  2. 诗中的“芍药”和“玫瑰”分别象征什么?
    • 芍药象征嫉妒和虚幻,玫瑰象征羞愧和不敢。
  3. 诗的最后一句“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期待和对僧人的感激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其三》:这首诗也赞美了牡丹花的美丽,可以与徐凝的诗作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其三》与徐凝《题开元寺牡丹》:两首诗都赞美了牡丹花的美丽,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徐凝的诗则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这首诗,可以查阅更多关于徐凝的诗作。
  • 《中国花卉文化》:了解牡丹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