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白话文翻译: 听说要废除那些不正当的祭祀,万里山川都变得宁静。为了安慰灵均的怨恨,首先要烧毁靳尚的祠堂。
注释:
- 淫祀:指不合礼制的祭祀,通常指对不正当或不道德的神灵的祭祀。
- 山陂:山坡,这里泛指山川。
- 灵均:指屈原,他的字是灵均。屈原在《离骚》中自述其名为正则,字为灵均。
- 靳尚: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与屈原为敌,后被认为是陷害屈原的奸臣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涉及山水田园。此诗反映了唐代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态度,特别是对屈原的同情和对靳尚的憎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听闻某地废除对靳尚的不正当祭祀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靳尚的憎恶,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不正当行为的抵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和对不正当行为的憎恶。诗中“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川画面,象征着正义的实现和邪恶的消退。而“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靳尚的憎恶,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传闻废淫祀”:诗人听说某地废除了不正当的祭祀,这里的“淫祀”指的是对靳尚的不正当祭祀。
- “万里静山陂”:废除不正当祭祀后,整个山川都变得宁静,这里的“万里”和“静”都强调了变化的范围和程度。
- “欲慰灵均恨”:诗人想要安慰屈原的怨恨,这里的“灵均”是屈原的字,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
- “先烧靳尚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烧毁靳尚的祠堂,这里的“先烧”表达了诗人对靳尚的憎恶和对正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淫祀”与“静山陂”、“灵均恨”与“靳尚祠”的对比,突出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
- 象征:“万里静山陂”象征着正义的实现和邪恶的消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正义和抵制不正当行为。诗人通过对屈原的同情和对靳尚的憎恶,表达了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和对不正当行为的憎恶。
意象分析:
- “淫祀”:象征不正当的祭祀和邪恶的行为。
- “静山陂”:象征正义的实现和邪恶的消退。
- “灵均恨”:象征屈原的怨恨和对正义的追求。
- “靳尚祠”:象征靳尚的邪恶和不正当行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淫祀”指的是什么? A. 正当的祭祀 B. 不正当的祭祀 C. 对神灵的祭祀 D. 对祖先的祭祀
- 诗中的“灵均”指的是谁? A. 屈原 B. 靳尚 C. 徐凝 D. 其他诗人
- 诗中的“靳尚祠”象征什么? A. 正义 B. 邪恶 C. 宁静 D. 祭祀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屈原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
- 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山川的宁静,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与徐凝的《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都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屈原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楚辞》:收录了屈原的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屈原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