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擢笔题高柱,披襟挹好风。
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
飞鸟连云白,幽花点水红。
相从问归路,疑误入崆峒。
白话文翻译:
我提笔在高高的柱子上写字,打开衣襟迎接这美好的风。
剖开西瓜解渴的客人,采药的我与识者仙翁相识。
飞鸟在白云间翱翔,幽静的花朵点缀着水面,映出红色的光影。
我们一同问归路,疑似误入了崆峒山。
注释:
- 擢笔:提笔,写字。
- 披襟:打开衣襟,表示迎风。
- 挹:汲取,吸取。
- 剖瓜:剖开瓜果,指解渴。
- 苏渴客:解渴的客人。
- 采药:采集药材。
- 识仙翁:指认识的仙人。
- 崆峒:古代道教名山,象征仙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玉,元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玉游历过程中,描绘了他在山水之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索。开头两句通过“擢笔”和“披襟”,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个性,似乎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感受到风的轻拂,心境也随之开阔。剖瓜和采药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不仅是个旁观者,更是参与者,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则通过飞鸟和幽花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美感,飞鸟在云间游弋,象征着自由与灵动,而幽花则点缀水面,仿佛在诉说着静谧与柔和。最后两句将诗人的思考引向归路,似有迷失于仙境的意味,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暗示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擢笔题高柱:诗人提笔在高处的柱子上写字,暗示心情的激动和创作的灵感。
- 披襟挹好风:打开衣襟迎接好风,表现出一种自在与洒脱的态度。
- 剖瓜苏渴客:剖瓜给口渴的客人,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
- 采药识仙翁:采药的同时遇见了识者仙翁,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流。
- 飞鸟连云白:飞鸟在白云间飞翔,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幽花点水红:幽静的花朵映衬水面,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
- 相从问归路:同行的人相互询问归途,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疑误入崆峒:对归路的疑惑,暗示了对人生方向的思索和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鸟连云白”将飞鸟比作云,展现出自由自在的形象。
- 对仗:如“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好风:代表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 西瓜:象征着夏日的清凉与解渴。
- 仙翁:象征着智慧与超脱。
- 飞鸟:象征自由与灵动。
- 幽花:象征着静谧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剖瓜”是为了什么?
- A. 解渴
- B. 赏玩
- C. 赠送
- D. 交流
-
“飞鸟连云白”中的飞鸟象征了什么?
- A. 迷茫
- B. 自由
- C. 悲伤
- D. 归宿
-
诗中“披襟挹好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淡泊
- D. 迷茫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郑玉与王维:两者都以自然为题材,郑玉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而王维则更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心灵的关系。
- 郑玉与李白:李白的豪放与郑玉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更加注重个体的豪情与壮志,而郑玉则展现了一种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