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五》

时间: 2025-01-06 17:14:47

君不见墙畔蝎,猛刺如山蚀金铁。

君不见泽畔蛇,恶氛涌雾张狞牙。

君子乘时沛膏泽,小人并日行凶邪。

一朝无处肆酖毒,馀愤凭陵螫草木。

噬人既尽阴祸延,刀锯鼎镬快意飧。

君不见阳由弃市俊臣族,天道好还如转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五

君不见墙畔蝎,猛刺如山蚀金铁。
君不见泽畔蛇,恶氛涌雾张狞牙。
君子乘时沛膏泽,小人并日行凶邪。
一朝无处肆酖毒,馀愤凭陵螫草木。
噬人既尽阴祸延,刀锯鼎镬快意飧。
君不见阳由弃市俊臣族,天道好还如转毂。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墙边的蝎子吗?它的猛刺像山一样,能侵蚀金铁。
你难道没有看到泽边的蛇吗?它的恶气弥漫,张嘴露出狞恶的牙齿。
君子乘着时势享受丰泽,小人却在阳光下行凶作恶。
一旦没有地方可以肆意施毒,余下的愤怒便会用来侵害草木。
已经吞噬人的恶行还在延续,刀锯和鼎镬却带来快意的享受。
你难道没有看到被抛弃在市中的俊秀之臣的家族吗?天道如同转动的车轮,终会有报应。

注释:

  • :蝎子,毒虫,代表危险和恶劣的环境。
  • 恶氛:指蛇身散发的有毒气味。
  •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 小人:品德低下的人。
  • 肆酖毒:肆意施毒,指小人作恶。
  • 阴祸:暗中的祸害。
  • 刀锯鼎镬:比喻杀人或烹煮的器具,象征残酷的手段。
  • 弃市:被抛弃于市场,意指失势或者被杀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应麟(1550年-1602年),字景琛,号震川,明代文学家、诗人、评论家。他的诗风深受唐诗影响,尤其是李白和杜甫。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通过蝎子和蛇等象征,表现了对小人作恶的控诉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邪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强烈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社会的阴暗面。通过墙边的蝎子和泽边的蛇,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凶险,更隐喻了社会中潜藏的恶行。蝎子的毒刺和蛇的恶气,象征着那些在政治和社会中作恶的小人。相较之下,君子则是顺应时势,享受丰泽的象征,但他们常常被小人所伤害。

诗中提到“一朝无处肆酖毒”,表现了当小人失去作恶的环境时,残存的愤怒和怨恨便会转向无辜的草木。这一意象深刻反映了人性中对恶的无奈与绝望。最后一句“天道好还如转毂”,则是对正义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虽然短期内小人得势,但终究会受到天道的惩罚。

整首诗在氛围上充满了压迫感和紧迫感,伴随着对社会黑暗势力的控诉,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激发了对正义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墙畔蝎:引出主题,蝎子象征潜在的威胁。
  2. 猛刺如山蚀金铁:强调蝎子的刺痛之厉害,暗喻小人作恶之深重。
  3. 君不见泽畔蛇:继续引入蛇的形象,象征更多的威胁。
  4. 恶氛涌雾张狞牙:描绘蛇的凶险,暗示小人伪装下的阴险。
  5. 君子乘时沛膏泽:君子顺应时势,享受美好生活。
  6. 小人并日行凶邪:对比小人作恶,强调不公。
  7. 一朝无处肆酖毒:小人失势后,愤怒无处发泄。
  8. 馀愤凭陵螫草木:愤怒转向无辜,反映恶行的无边。
  9. 噬人既尽阴祸延:恶行的后果仍在延续,暗指社会的悲剧。
  10. 刀锯鼎镬快意飧:描绘暴力的快感,体现小人的残忍。
  11. 君不见阳由弃市俊臣族:揭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12. 天道好还如转毂:表达对正义最终会实现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蝎子和蛇的比喻,形象化了小人的恶行。
  • 对仗:如“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如“猛刺如山”,强调了小人的危害。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小人的恶行,反映了诗人对正义与君子的渴望,同时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蝎子:象征潜在的威胁和毒害。
  • :代表阴险和狡诈的小人。
  • 君子小人:分别象征正义与邪恶的对立。
  • 刀锯鼎镬:象征暴力和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凶险动物有哪些? A. 蝎子、蛇
    B. 虎、狼
    C. 龟、鸟

  2. “天道好还如转毂”的意思是什么? A. 正义终将实现
    B. 天道无常
    C. 人生如梦

  3.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哪类人的控诉? A. 君子
    B. 小人
    C. 无辜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写了自然与人心的对比,展现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简单意象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胡应麟的《行路难》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与社会的不满,但胡应麟更侧重社会黑暗的控诉,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前者悲愤,后者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