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长句见示》

时间: 2025-01-14 06:28:29

华筵贺客日纷纷,剑外欢娱洛下闻。

朱绂宠光新照地,

彤襜喜气远凌云。

荣联花萼诗难和,乐助埙篪酒易醺。

感羡料应知我意,今生此事不如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筵贺客日纷纷,剑外欢娱洛下闻。
朱绂宠光新照地,彤襜喜气远凌云。
荣联花萼诗难和,乐助埙篪酒易醺。
感羡料应知我意,今生此事不如君。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筵席上,庆贺宾客的日子热闹纷呈,
剑外的欢娱声在洛阳下空中传来。
红色的绶带光辉闪耀,仿佛照亮了大地,
喜庆的气氛犹如红色的帷幕,远远高过云端。
诗歌与花卉的联句难以相和,
乐器的伴奏与美酒的香醇令人容易陶醉。
我想你们应该能够理解我的心意,
今生的这些事物比起你们来显得微不足道。

注释:

  1. 华筵:华丽的宴席。
  2. 贺客:庆贺来宾。
  3. 剑外:指剑门之外,这里用以泛指边疆。
  4. 朱绂:红色的绶带,象征官职和荣耀。
  5. 彤襜:红色的帷幕,象征喜庆。
  6. 荣联:花卉的联句,指诗中花卉的组合。
  7. 埙篪:古代乐器,埙是一种吹奏乐器,篪属于弹拨乐器。
  8. :醉酒,陶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华筵贺客”与唐代的盛大宴会文化有关,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奢华与热闹场景。诗人通过描绘宴会上热烈的氛围,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对他人成功的羡慕。同时,诗中的“剑外欢娱”暗示了边疆战士的辛劳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生等多个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被任命为吏部侍郎期间,正值政治稳定、繁荣盛世之时。他以此诗祝贺他人,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他人成功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庆祝宴会为背景,通过华丽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与热闹。开篇的“华筵贺客日纷纷”,描绘了宴会的热烈场面,紧接着用“剑外欢娱洛下闻”引出边疆的欢庆,彰显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朱绂宠光新照地,彤襜喜气远凌云”一联,借用华美的绶带和帷幕象征着荣耀与祝福,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与喜庆气氛。“荣联花萼诗难和,乐助埙篪酒易醺”则转向对诗歌与音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与乐器的共鸣,显示了文化的丰富与陶醉。

最后两句“感羡料应知我意,今生此事不如君”更是传达了诗人对他人成功的羡慕与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筵贺客日纷纷:描绘宴会热闹的场景。
  2. 剑外欢娱洛下闻:边疆的欢庆传到洛阳,显示国泰民安。
  3. 朱绂宠光新照地:红色绶带象征荣耀与祝福,光辉照亮大地。
  4. 彤襜喜气远凌云:红帷幕带来喜庆,气氛高昂。
  5. 荣联花萼诗难和:对诗歌的感慨,难以与盛景相匹配。
  6. 乐助埙篪酒易醺:乐器伴奏与美酒容易让人陶醉。
  7. 感羡料应知我意:感慨他人成功,希望被理解。
  8. 今生此事不如君:自谦,认为自己远不如他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朱绂宠光新照地,彤襜喜气远凌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 比喻:通过“朱绂”、“彤襜”形象化表现荣耀与喜庆。
  • 夸张:如“喜气远凌云”夸张了喜庆的气氛,表现出盛大的场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盛宴的描绘,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成功的羡慕,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华筵:象征着盛大的宴会,体现了社会的繁荣。
  2. 朱绂:代表官职与荣耀,体现了个人的成就。
  3. 花萼:象征着美与诗意,反映了文化的氛围。
  4. 埙篪:音乐的象征,表达了生活的情趣。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使读者感受到唐代文化的深厚与多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筵”指的是什么? A. 宴席
    B. 战场
    C. 学校
    D. 市场

  2.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人成功的羡慕? A. 感羡料应知我意
    B. 剑外欢娱洛下闻
    C. 朱绂宠光新照地
    D. 荣联花萼诗难和

  3. “乐助埙篪”中“埙”指的是哪种乐器? A. 弦乐器
    B. 吹奏乐器
    C. 打击乐器
    D. 管乐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李白《将进酒》
  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注,但是白居易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抒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白居易诗文全集》
  3.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