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玄畅楼诗》

时间: 2025-01-04 11:02:40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

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 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 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山峰环绕着北边的山脊,山顶突出在南边的山峰之上。 山中有一座迎风的亭台,回头可以望见河流的阴面。 河岸的险峻程度时增时减,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 水流原本分为三支,而高台则四面环视。 高台上有一位孤独的旅人,他心中怀有归乡的渴望。 夕阳映照在长长的水边,灿烂的光景照亮了水中的沙洲。 云雾在山岭上突然变黑,太阳落山时溪水半边阴暗。 这里虽然美丽,但不是我的故乡,为何我不脱下簪子归去。

注释

  • 危峰:高耸的山峰。
  • 北阜:北边的山脊。
  • 南岑:南边的山峰。
  • 陵风榭:迎风的亭台。
  • 川之阴:河流的阴面。
  • 湍平互浅深: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
  • 三派:三支水流。
  • 四临:四面环视。
  • 离群客:孤独的旅人。
  • 慕归心:怀有归乡的渴望。
  • 落晖:夕阳。
  • 长浦:长长的水边。
  • 焕景:灿烂的光景。
  • 烛中浔:照亮水中的沙洲。
  • 云生岭乍黑:云雾在山岭上突然变黑。
  • 日下溪半阴:太阳落山时溪水半边阴暗。
  • 信美非吾土:这里虽然美丽,但不是我的故乡。
  • 何事不抽簪:为何我不脱下簪子归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宋、齐、梁三朝文学家、史学家,与谢灵运并称“沈谢”,是南朝文坛的领袖之一。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沈约在游览玄畅楼时所作,玄畅楼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当时的一处名胜。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沈约的《登玄畅楼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中“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描绘了山峰的雄伟,而“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则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水流的“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和“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进一步丰富了景色的层次感。

诗中的“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夕阳的“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和云雾的“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最后两句“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则是诗人对美景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描绘山峰的雄伟,北边的山脊环绕,南边的山顶突出。
  2. 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山中有一座迎风的亭台,回头可以望见河流的阴面。
  3. 岸险每增减,湍平互浅深:河岸的险峻程度时增时减,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
  4.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临:水流原本分为三支,而高台则四面环视。
  5. 上有离群客,客有慕归心:高台上有一位孤独的旅人,他心中怀有归乡的渴望。
  6. 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夕阳映照在长长的水边,灿烂的光景照亮了水中的沙洲。
  7. 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云雾在山岭上突然变黑,太阳落山时溪水半边阴暗。
  8. 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这里虽然美丽,但不是我的故乡,为何我不脱下簪子归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晖映长浦,焕景烛中浔”中的“焕景烛中浔”比喻夕阳的光景照亮了水中的沙洲。
  • 拟人:如“云生岭乍黑,日下溪半阴”中的“云生岭乍黑”拟人化地描述了云雾的变化。
  • 对仗:如“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中的“危峰”与“高顶”,“北阜”与“南岑”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的孤独旅人和对归乡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峰:高耸的山峰,象征着雄伟和壮丽。
  • 陵风榭:迎风的亭台,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远望。
  • 落晖: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云生岭乍黑:云雾的变化,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常和诗人内心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危峰带北阜,高顶出南岑”描绘了什么? A. 山峰的雄伟 B. 河流的景色 C. 田园风光 D. 城市建筑

  2. “中有陵风榭,回望川之阴”中的“陵风榭”是什么? A. 迎风的亭台 B. 山中的寺庙 C. 河流的源头 D.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3. 诗中“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景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旅途的厌倦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灵运《登池上楼》:同样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沈约《登玄畅楼诗》与谢灵运《登池上楼》:两者都以山水为背景,但沈约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谢灵运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收录了沈约及其他南朝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南朝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沈约诗集》:收录了沈约的诗歌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沈约的诗歌创作。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沈约的《登玄畅楼诗》,包括诗歌的原文、白话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