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
时间: 2025-01-19 19:49: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分取孤生蘖。徙置北堂陲。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白话文翻译:
悲叹那落下的桐树。桐树在早霜和露水中凋零。燕子到来时,叶子还未抽出。大雁飞来时,枝条已经变白。它原本生长在龙门山,长枝向上刺向天空。山峰高耸百丈,根部悬空万寻。幽深的根已经盘结,孤立的枝条又危险又绝妙。从不照耀光景,整年承受霜雪。自视无羽翼,不愿生长在弯曲的池边。芬芳本来就缺乏,花朵和果实都无法施展。工匠特别留意,王孙却很少见到。分取孤立的枝条,迁移到北堂的边缘。老茎抽出晚干,新叶生长在旧枝上。旧枝虽然遥远,新叶却茂盛。春风一旦到来,荣华就如斯并存。自认为资质浅薄,君恩只是徒然照耀。回顾自己并非佳树,空有阿阁之名。愿成为清庙中的琴,为舞动的双玄鹤伴奏。薜荔可以做成衣裳,文杏可以作为梁柱。不要说草木卑贱,只是照耀你的微光。微光不只是照耀,为你含着哭泣。阳柯如绿水之弦,阴枝如苦寒之调。厚德难以承担,怎敢不虚心。若逢阳春到来,吐露绿叶照耀清澈的水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龙门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象征高远。
- 刺天:形容树枝高耸入云。
- 百丈绝:形容山峰极高。
- 万寻悬:形容根部悬空极远。
- 羽仪:比喻美好的外表或才华。
- 曲池:弯曲的池塘,比喻舒适的环境。
- 留眄:特别留意。
- 孤生蘖:孤立的枝条。
- 北堂陲:北边的堂屋边缘。
- 离离:茂盛的样子。
- 清庙琴:古代宗庙中使用的琴。
- 薜荔:一种植物,可用于编织。
- 文杏:一种珍贵的树木。
- 噭咷:哭泣声。
- 阳柯:向阳的树枝。
- 阴枝:背阴的树枝。
- 清浔:清澈的水边。
典故解析:
- 龙门山:源自《山海经》,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 清庙琴:古代宗庙中使用的琴,象征着高雅和神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宋、齐、梁三朝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沈约通过描绘桐树的孤立与坚韧,抒发了自己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孤立无援、坚韧不拔的形象。诗中,“悲落桐”开篇即表达了作者对桐树命运的同情。桐树虽生长在险峻的龙门山,却始终孤独,不被世人所重视。诗中的“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表达了桐树的自知之明和对舒适环境的拒绝。最后,作者以“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表达了自己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悲落桐:开篇即表达了作者对桐树命运的同情。
- 落桐早霜露:描绘了桐树在早霜和露水中凋零的景象。
- 燕至叶未抽:燕子到来时,桐树的叶子还未抽出,暗示了桐树的孤独和不被重视。
- 鸿来枝已素:大雁飞来时,桐树的枝条已经变白,进一步强调了桐树的孤立和坚韧。
- 本出龙门山:桐树原本生长在险峻的龙门山,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 长枝仰刺天:形容桐树的枝条高耸入云,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形象。
- 上峰百丈绝:山峰高耸百丈,形容环境的险峻。
- 下趾万寻悬:根部悬空万寻,进一步强调了桐树的孤立和坚韧。
- 幽根已盘结:幽深的根已经盘结,展现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孤枝复危绝:孤立的枝条又危险又绝妙,表达了桐树的孤立和坚韧。
- 初不照光景:从不照耀光景,暗示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终年负霜雪:整年承受霜雪,展现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自顾无羽仪:自视无羽翼,表达了桐树的自知之明。
- 不愿生曲池:不愿生长在弯曲的池边,表达了桐树对舒适环境的拒绝。
- 芬芳本自乏:芬芳本来就缺乏,暗示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华实无可施:花朵和果实都无法施展,进一步强调了桐树的孤立和坚韧。
- 匠者特留眄:工匠特别留意,暗示了桐树的独特之处。
- 王孙少见之:王孙却很少见到,表达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分取孤生蘖:分取孤立的枝条,暗示了桐树的孤立和坚韧。
- 徙置北堂陲:迁移到北堂的边缘,表达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宿茎抽晚干:老茎抽出晚干,展现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新叶生故枝:新叶生长在旧枝上,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故枝虽辽远:旧枝虽然遥远,表达了桐树的孤立和坚韧。
- 新叶颇离离:新叶却茂盛,展现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春风一朝至:春风一旦到来,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荣华并如斯:荣华就如斯并存,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自惟良菲薄:自认为资质浅薄,表达了桐树的自知之明。
- 君恩徒照灼:君恩只是徒然照耀,表达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顾已非嘉树:回顾自己并非佳树,表达了桐树的自知之明。
- 空用凭阿阁:空有阿阁之名,表达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愿作清庙琴:愿成为清庙中的琴,表达了桐树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为舞双玄鹤:为舞动的双玄鹤伴奏,表达了桐树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 薜荔可为裳:薜荔可以做成衣裳,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文杏堪作梁:文杏可以作为梁柱,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勿言草木贱:不要说草木卑贱,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徒照君末光:只是照耀你的微光,表达了桐树的不被重视。
- 末光不徒照:微光不只是照耀,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为君含噭咷:为你含着哭泣,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阳柯绿水弦:阳柯如绿水之弦,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阴枝苦寒调:阴枝如苦寒之调,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厚德非可任:厚德难以承担,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敢不虚其心:怎敢不虚心,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若逢阳春至:若逢阳春到来,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 吐绿照清浔:吐露绿叶照耀清澈的水边,表达了桐树的坚韧和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枝仰刺天”将树枝比作刺向天空的利剑,形象生动。
- 拟人:如“自顾无羽仪”赋予桐树以人的自知之明。
- 对仗:如“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桐树的描绘,展现了其孤立无援、坚韧不拔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桐树虽生长在险峻的龙门山,却始终孤独,不被世人所重视。通过桐树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的不满,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门山:象征高远和神圣。
- 刺天:形容树枝高耸入云。
- 百丈绝:形容山峰极高。
- 万寻悬:形容根部悬空极远。
- 羽仪:比喻美好的外表或才华。
- 曲池:比喻舒适的环境。
- 清庙琴:象征高雅和神圣。
- 薜荔:象征坚韧和生命力。
- 文杏:象征珍贵和高雅。
- 噭咷:象征哭泣和悲伤。
- 阳柯:象征光明和温暖。
- 阴枝:象征阴暗和寒冷。
- 清浔:象征清澈和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长枝仰刺天”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
诗中“自顾无羽仪”表达了桐树的什么特点? A. 自知之明 B. 坚韧不拔 C. 不被重视 答案:A
-
诗中“愿作清庙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B. 对时代的不满 C. 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答案:A
-
诗中“勿言草木贱”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B. 对时代的不满 C. 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沈约《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与沈约《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选》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