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少帆辑粤词搜佚,多半故人蘦落之作,倚此寄题,依玉田玉笥山韵》
时间: 2024-12-29 19:55: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琐窗寒
作茧悲丝,镌怀聘月,意多言外。
情非梦殢,咽断寒蝉声里。
伴清宵风凄露重,馀音已搅银河碎。
自海绡去后,词坛冷落,空想高致。
还是。飘零意,纵豆蔻青楼,迷离烟水,京华憔悴。
算几辈又成新鬼。
更何堪落日玄猿,哀筝弹出沧桑泪。
莫重吟草长江南,愁根生乱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悲伤的情绪中,仿佛被茧困住,思念着某个如月光般美好的存在,但情感却超出了言语的表达。那种情感并非梦中的缠绵,而是在寒蝉的鸣叫中断裂。夜空中的寒风凄冷,露水沉重,余音仿佛搅动了银河的碎片。自从离开海绡(比喻一种美好的事物)后,词坛的冷清让人空想高远的理想变得遥不可及。飘零的情感,尽管在繁华的青楼中纵情,却也在迷离的烟水中显得憔悴。经过几代人的轮回,往昔的情感已成新鬼。更何况,落日的余晖中,黑猿悲哀地弹奏着古筝,流出沧桑的泪水。此时,不要再吟唱那草长的江南,因为愁苦的根已在杂乱的芦苇中生长。
注释
- 作茧悲丝:比喻因情感缠绕而无法自拔。
- 镌怀聘月:用镌刻的方式表达对月的思念,暗示月光的美好与渴望。
- 寒蝉声里:寒蝉的鸣叫声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 银河:象征着遥远的理想与梦想。
- 豆蔻青楼:指年轻女子与繁华场所,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 新鬼:比喻已经逝去的情感或人,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落日玄猿:象征悲伤与孤独,表现了落寞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饶宗颐(1899年-1996年)是近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常常融入个人的独特视角,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饶宗颐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在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下,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琐窗寒》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思考。开篇的“作茧悲丝”便直接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被情感的茧所束缚,无法自拔。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寒蝉的鸣叫声与清冷的风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银河碎”,不仅是对美好理想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诗人对词坛的冷落感到失落,似乎在表达对当下文艺环境的无力感。他用“飘零意”来形容自己在繁华与落寞之间的摇摆,展现了对青春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落日与黑猿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表达出深沉的哀伤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最后一句“莫重吟草长江南”,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愁苦的根源,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作茧悲丝:暗喻情感的纠缠。
- 镌怀聘月: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情非梦殢:情感的真实与梦境的幻灭。
- 伴清宵风凄露重:夜晚的孤独与沉重的情感。
- 馀音已搅银河碎:余音缭绕,理想破碎。
- 自海绡去后:离开美好之后的失落。
- 空想高致:理想的遥不可及。
- 飘零意:情感的漂泊与无依。
- 纵豆蔻青楼: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美好的向往。
- 算几辈又成新鬼: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 更何堪落日玄猿:孤独与悲伤的叠加。
- 哀筝弹出沧桑泪: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 莫重吟草长江南:对往昔的告别与对愁苦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作茧悲丝”,形象生动地表现情感的缠绕。
- 拟人:如“寒蝉声里”的情感表达,让自然与人心相互交融。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和美好往昔的追思,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茧:象征被情感束缚。
- 月:象征思念与美好。
- 寒蝉:象征孤独与凄凉。
- 银河:象征理想与梦想。
- 豆蔻:象征年轻与美丽。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
- 玄猿:象征孤独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 A. 作茧悲丝
- B. 伴清宵风凄露重
- C. 更何堪落日玄猿
- D. 纵豆蔻青楼
-
填空题:诗人用“____”来形容自己在繁华与落寞之间的摇摆。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着理想与梦想。 (对/错)
答案:
- D
- 飘零意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燕子楼》
诗词对比:
- 饶宗颐的《琐窗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刻画,但饶宗颐的作品更加强调孤独与现实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饶宗颐文集》
- 《现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