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秋宵卧雨》
时间: 2025-01-01 16:2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琐窗寒 秋宵卧雨
作者:白敦仁 〔近代〕
点滴空际,听来不似,旧灯床夜。
阑宵易醒,换了碧纱鸳瓦。
倚空篝凤衾自熏,可曾梦入西窗下。
是柳梢几叶,花阴一片,够人禁也。
愁话。凭谁写。
早泪尽金虬,心摇铁马。
凝情抱影,付与南谯钟罢。
想偎栏悬暝树香,酒边秀色吹又谢。
便晴暄万一重阳,怕说闲游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细雨淅淅,听起来与往常的灯下夜晚不同。夜深人静,容易惊醒,窗帘换成了碧色的鸳鸯图案。我靠在空旷的篝火旁,轻轻袒露心事,不知是否曾在梦中进入过西窗下。那柳梢上只剩几片叶子,花影也只余下一片,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谁还能为我的愁苦写下诗句呢?泪水早已流尽,心情仿佛骑在铁马上摇动不已。凝视着自己的身影,想把这一切都交给南谯的钟声吧。想着倚栏望着傍晚的树香,酒边的美色也随风而去。即使重阳节阳光明媚,我也不敢轻言闲游的快乐。
注释
- 琐窗寒:窗户小而寒冷,暗示孤独的情绪。
- 阑宵:深夜。
- 碧纱鸳瓦:形容窗帘的颜色和图案,增添了温暖的气氛。
- 早泪尽金虬:指泪水流尽,金虬可能是指一种美好的沉沦状态。
- 南谯钟:古代钟声,常用来唤起思念。
- 重阳:指重阳节,象征着团圆和阳光明媚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敦仁,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其诗作多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融入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
创作背景:创作于秋季的一个雨夜,诗人可能经历了某种情感上的波动,借助夜雨的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这首诗与白敦仁的生活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动荡有一定关系,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开篇以“点滴空际”的细雨声引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寒意。接着,诗人通过“阑宵易醒”的描写,传达了对夜晚的敏感与思索。
在“倚空篝凤衾自熏”中,诗人将温暖的篝火与冷清的夜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对比与挣扎。而“可曾梦入西窗下”则引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营造出一种缅怀的情绪。
后面的“是柳梢几叶,花阴一片,够人禁也”展现了人间的无常与惆怅,诗人用柳叶与花影来象征青春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让人倍感心痛。最后将思绪引向重阳节,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也让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点滴空际,听来不似,旧灯床夜。”:细雨的声音让人想起过去的宁静夜晚,但又感到陌生。
- “阑宵易醒,换了碧纱鸳瓦。”:深夜容易醒来,窗帘的更换象征着生活的变化。
- “倚空篝凤衾自熏,可曾梦入西窗下。”:在温暖的篝火旁,回忆着梦中曾经的美好。
- “是柳梢几叶,花阴一片,够人禁也。”:春夏的美好景象已不再,令人感到无比惆怅。
- “愁话。凭谁写。”:对愁苦的无助与孤独。
- “早泪尽金虬,心摇铁马。”:泪水流尽,内心如铁马般不安。
- “凝情抱影,付与南谯钟罢。”:将情感寄托于钟声之中,象征着对过往的告别。
- “想偎栏悬暝树香,酒边秀色吹又谢。”:即使重阳节到来,依旧感到失落与无奈。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心摇铁马”)、拟人(如“愁话”)、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惆怅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柳梢: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流逝。
- 花阴:代表了美好的回忆与过去的温暖。
- 篝火:象征温暖与希望。
- 南谯钟:传达了对时间的思考与对过往的告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早泪尽金虬,心摇铁马”中的“金虬”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失落的青春
C. 伤感的情绪
D. 无法忘怀的爱 -
诗中提到的“南谯钟”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美好的未来
C. 忘却的过往
D. 亲人的思念
答案:
- C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
- 《秋思》:张籍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念,但更多地侧重于对情感的表达,而白敦仁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白敦仁诗词全集》
- 《近现代诗歌流派与风格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