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噪蝉声乱日初曛,
弦管楼中永不闻。
独奈愁人数茎发,
故园秋隔五湖云。
白话文翻译:
蝉鸣声杂乱,日头刚刚西沉,
弦乐和管弦乐在楼中却听不见。
只可怜我愁苦的人,头发已经稀疏,
故乡的秋天被五湖的云雾隔断。
注释:
- 噪蝉:蝉鸣声大而乱。
- 声乱:声音杂乱无章。
- 日初曛:太阳刚刚落下,天色微暗。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合称。
- 楼中:楼阁中,指代音乐的演奏场所。
- 愁人:忧愁的人。
- 茎发:头发,形容人的衰老。
- 故园:故乡。
- 秋隔:秋天被隔离。
- 五湖云:指五湖之间的云雾,象征着距离和阻隔。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故园秋隔五湖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五湖是指我国著名的湖泊,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隔阂,表现出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唐代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体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约公元 663 年-约公元 730 年),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困惑与孤独之时,因环境变迁与个人经历,诗人寄情于蝉声与故乡的对比中,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听蝉》一诗通过蝉的鸣叫引发诗人的思绪,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深度。诗的开头“噪蝉声乱日初曛”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黄昏景象,蝉声的喧闹与天色的渐暗形成鲜明对比,渲染出一种哀愁的氛围。接着“弦管楼中永不闻”则转向内心的孤独,尽管音乐在楼中奏响,却与诗人的愁苦无关,传达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独奈愁人数茎发”一句,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忧愁与年华的流逝,头发稀疏不仅是生理的衰老,更是心灵上年龄的象征。最后一句“故园秋隔五湖云”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悲伤,五湖的云雾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增添了忧愁的色彩。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深邃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噪蝉声乱日初曛:描绘蝉声的嘈杂,暗示时间的流逝。
- 弦管楼中永不闻:音乐的美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独奈愁人数茎发: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愁苦,岁月的无情使人感到无奈。
- 故园秋隔五湖云:对故乡的思念被远隔的云雾所阻隔,营造出一种悲凉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蝉声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蝉鸣的敏感。
- 象征:云雾象征着距离与阻隔,深化了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故乡思念以及内心孤独的深切感悟,蕴含着浓厚的悲伤与愁苦,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蝉:象征夏季的消逝和时间的流逝。
- 日曛:象征一天的结束,暗示生命的无常。
- 弦管:象征欢乐与喧嚣,然而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 故园:代表了温暖、归属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 五湖云:象征遥远的距离与不可逾越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噪蝉声乱”指的是什么?
- A. 蝉声嘈杂
- B. 清风徐来
- C. 夜雨潺潺
- D. 竹林深处
- 答案:A
-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充满怀念
- C. 毫不关心
- D. 期待返回
- 答案:B
-
“故园秋隔五湖云”中的“五湖”象征什么?
- A. 丰收
- B. 隔离
- C. 快乐
- D. 旅行
- 答案: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赵嘏诗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