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和韵赠翟石门阁老》
时间: 2025-01-04 13:0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和韵赠翟石门阁老
作者: 孙承恩 〔明代〕
奇才间气,应不是三代后来人物。
学海文林,曾览尽禹穴泰山鲁壁。
星斗胸罗,烟云笔涌,不拟赋梁园雪。
勋名德望,中朝共仰瑰杰。
此日位列三台,从容弘化理,佐天生发。
雅范光仪,愧颛蒙鄙吝为公消灭。
世路纵横,尽风尘扰扰,不侵毫发。
碧潭秋水,骊龙独抱明月。
白话文翻译
这位奇才的气质,绝不是三代(古代)之后的普通人物。
他博览群书,曾经游历过禹穴、泰山和鲁壁等名胜。
星斗在他的胸中罗列,烟云在他的笔下涌动,他根本不想写《梁园雪》那样的诗篇。
他的勋名和德望,令中朝上下都仰慕他这位瑰杰。
今天他位列三台(指高官显贵之位),从容地弘扬治国理政的道理,辅助天命的发扬。
他的优雅风范和光辉仪表,让我感到羞愧,屈辱于自己的粗鄙和小气。
在世间的道路上纵横交错,尽管风尘仆仆,但却丝毫未曾侵扰他。
碧潭的秋水,骊龙独自抱着明月。
注释
-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代表了古代的贤士与明君。
- 学海文林:比喻知识的渊博,文采的丰盛。
- 禹穴:指大禹治水时的传说之地,象征智慧和治国的能力。
- 星斗胸罗:形容胸怀广阔,才华横溢。
- 梁园雪:梁园是古代的一个美丽地方,雪则常用来形容诗歌的清新脱俗。
- 三台:古代指高官显位,象征权力和地位。
- 碧潭秋水:指清澈的水面,寓意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6世纪。他以诗词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百字令 和韵赠翟石门阁老》创作于明代,时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对翟石门阁老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赞美的口吻描写了翟石门阁老的才华与品德,诗人通过对比古代贤人和现代人物,突出了阁老在当代的独特地位。开篇即以“奇才间气”引入,显示出阁老在众人中的卓越。接着,通过“学海文林”描绘阁老渊博的学识,展现出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诗中运用“星斗胸罗,烟云笔涌”形象地描绘了阁老的胸怀与创造力,表明他不仅才华横溢,还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最后,通过“碧潭秋水,骊龙独抱明月”这一意象,表达了阁老在纷扰世事中的淡然与从容,极具画面感和意境。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阁老的才华和品德,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与批判。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诗人传达了对人性与道德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奇才间气,应不是三代后来人物。
赞美阁老的才气与气质,认为他不是普通人,而是超越时代的奇才。 -
学海文林,曾览尽禹穴泰山鲁壁。
形容他博览群书,游历名胜,象征着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
星斗胸罗,烟云笔涌,不拟赋梁园雪。
形容他才华横溢,创造力丰富,不屑于平庸的诗作。 -
勋名德望,中朝共仰瑰杰。
说明他的功绩和德行受到朝中人们的共同敬仰。 -
此日位列三台,从容弘化理,佐天生发。
赞美阁老今日位居高位,能够从容地施展治国理政的理念,辅助国家的发展。 -
雅范光仪,愧颛蒙鄙吝为公消灭。
表达出作者对阁老的优雅风范的钦佩,同时感到自愧不如。 -
世路纵横,尽风尘扰扰,不侵毫发。
描述世事纷扰,然而阁老却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
碧潭秋水,骊龙独抱明月。
用生动的意象表现出阁老在纷扰世界中的独特与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斗胸罗”比喻胸怀广阔的才华。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使用“碧潭秋水”和“明月”来表现宁静与超脱,意象清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赞美为主线,通过对阁老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揭示了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荡的社会中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才:象征智慧与非凡才华。
- 学海:象征广博的知识和学识。
- 星斗:象征光辉与希望。
- 碧潭秋水:象征宁静与纯净的内心世界。
- 骊龙:象征高贵与难以企及的理想。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美丽的画面,也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台”指代什么? A. 三个山峰
B. 高官显位
C. 三个季节
D. 三个国家 -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A. 碧潭秋水
B. 太阳
C. 星斗
D. 烟云 -
诗人对阁老的态度是: A. 嫉妒
B. 钦佩
C. 无所谓
D. 反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名篇,颂扬了楼阁的壮丽与个人的壮志。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历史的反思。
诗词对比
- 《滕王阁序》与《百字令》:两者都描绘了高尚的人格和壮丽的景象,但《滕王阁序》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百字令》则更强调个人的品德与内心的宁静。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