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月十五日夜月
白居易 〔唐代〕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年丰收的时节,大家心情愉悦,白天游玩,晚上也游玩。春风吹拂着海面,明月高悬在江边。市井灯火通明,每家每户都在庆祝,楼台上处处传来笙歌的乐音。即使我在这里思念帝城,也不会厌倦这美丽的杭州。
注释:
- 岁熟:一年丰收的季节。
- 人心乐:人们心情愉快。
- 朝游复夜游:白天游玩,晚上也游玩。
- 春风来海上:春风吹拂着海面。
- 明月在江头:明月高悬在江边。
- 灯火家家市:市井中每家每户的灯火通明。
- 笙歌处处楼:楼台上处处传来乐声。
- 无妨思帝里:即使我在这里思念皇城。
- 不合厌杭州:却不会对杭州感到厌倦。
典故解析:
“思帝里”指的是对长安(即古代的帝都)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白居易生于长安,后任杭州刺史,诗中表现了他在异地的思乡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善于描绘生活,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正值白居易任职杭州期间,表达了他在丰收的季节中,尽享美好夜景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五月十五日夜月》是一首描绘夜晚美景和人们欢愉心情的诗。诗中开头两句“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展现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人民生活愉快,白天、晚上都在游玩,传达出一种生活的幸福感。接下来的两句“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柔和、宁静的夜晚氛围,明月和春风的意象相得益彰,给人以无限遐想。最后的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同时又显示出他对杭州美景的赞赏与满足。这种矛盾但又和谐的情感,恰好体现了白居易人性化的诗风,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岁熟人心乐:说明丰收的季节让人们心情愉悦。
- 朝游复夜游:表达了人们日夜游玩的欢快情景。
- 春风来海上:描绘春风的温暖,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 明月在江头:明月高悬,增添了夜的美丽。
- 灯火家家市:市井的灯火通明,展现繁荣的景象。
- 笙歌处处楼:乐声不断,体现了热闹与欢快的氛围。
- 无妨思帝里:即使思念故乡,也不觉得厌倦。
- 不合厌杭州:强调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春风、明月、灯火、笙歌构成了诗的意象,传达出欢快的气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温暖而又淡淡的乡愁情怀。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温暖、希望与生机。
- 明月:代表纯洁与宁静,常与思乡情感相连。
- 灯火:象征着热闹与繁荣,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 笙歌:音乐的象征,体现了欢乐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熟人心乐”意指什么?
- A. 年年丰收,人人快乐
- B. 人们心情沉重
- C. 只是在说天气
-
“明月在江头”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友情
- C. 财富
-
诗人对杭州的态度是?
- A. 厌倦
- B. 喜爱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月夜忆舍弟》
- 杜甫《月夜》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王维在描写月亮时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强调生活的喜悦与人际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孤独与思乡的感受。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