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归
白居易 〔唐代〕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醉意朦胧中,漫步于湖岸,马鞭轻敲着镫,伴随着清脆的声响,走在青山松树下,月光洒在十里沙堤上。随着楼角的移动,路上的影子渐渐变化,潮头的风正欲翻过江面。归来的他尚未放下笙歌,画戟门已经打开,烛光映红了整个门庭。
注释:
- 半醉:略微醉酒。
- 镫:马鞭的复音,指的是马镫,骑马时脚踏的器具。
- 珑璁: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万株松树:形容数量众多的松树。
- 沙堤:指沙滩堤岸。
- 潮头:潮水的顶部,通常指江河湖海的潮汐变化。
- 画戟:一种古代兵器,门前的画戟象征着守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厚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涉及爱情、人生、社会等多个主题,尤其擅长描写生活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体会。诗中描绘了归家的宁静与愉悦,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夜归》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以半醉的状态,悠闲地行走在湖岸边,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半醉闲行”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松弛自在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夜晚湖岸的宁静与清新。
接下来的描写中,马鞭的敲击声与清脆的镫声交织在一起,使得环境中的声音生动而富有节奏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提到的“万株松树”和“十里沙堤”,则将宽广的自然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绪的交融。最后两句“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则表现了归家的喜悦和温暖,烛光照亮了归途,象征着家的温馨与人情的温暖。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极具生活哲学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醉闲行湖岸东:诗人半醉的状态,走在湖岸边,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 马鞭敲镫辔珑璁:描写骑马行走的情景,声音清脆悦耳,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
- 万株松树青山上:展现自然的广阔与壮丽,松树与青山相映成趣。
- 十里沙堤明月中:诗人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沙堤,营造出宁静美好的夜景。
- 楼角渐移当路影:随着行走,楼角的影子在变化,表现时间的流逝。
- 潮头欲过满江风:潮头的风似乎要掀起江水,增强了动感。
- 归来未放笙歌散:归家途中,尚未放下乐器,表现对音乐的热爱。
- 画戟门开蜡烛红:回到家中,烛光映红了门,象征着温暖与欢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马鞭敲镫”和“画戟门开”,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归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岸: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 蜡烛:象征温暖与家的归属感。
- 潮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归属感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半醉”指的是: A. 完全醉酒
B. 略微醉酒
C. 酒未喝 -
“画戟”在诗中象征的是: A. 战争
B. 家的守卫
C. 自然 -
诗人描绘的夜晚景色主要是: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湖岸
C. 嘈杂的市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夜归》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着浓厚的自然气息与生活感悟,但白居易的诗更为平易近人,强调归家的温暖,而王维的诗则更为深邃,蕴含着更多的哲思与内省。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