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重九日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国江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
时间: 2025-01-01 17:59: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
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
阑干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
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高楼时的感受。高耸的楼阁直抵苍穹,正值大雁低飞,天地间一片萧瑟。满地的落叶随风飘落,斜阳洒在黄花上,显得格外温柔。诗人站在栏杆旁,心中满是惆怅,眼前的美景让他不禁思索,青山绿水能承受多少次的兴亡变迁呢?
注释:
- 城楼:高大的楼阁,这里指北极阁。
- 百尺:形容楼阁的高度,约合三十米。
- 雁背:指大雁的背部,形容它们正低飞。
- 满地萧萧落叶: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 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阑干拍遍:指诗人用手拍打栏杆,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困惑。
- 心头块垒:形容心中压抑的情感。
- 青山绿水:自然景色的象征,常用来表现国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精卫(1883-1944),字仲明,号逸舟,近代中国政治家、革命家、词人。他曾参与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后因政治立场的变化而备受争议。其词风多以悲凉、抒情为主,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北极阁登高望远,受到元遗山词的启发,触景生情,感慨故国的江山如画,却又为历史的兴亡而感伤。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朝中措》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沉思。起初,诗人以“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开篇,构建出高远的空间感与孤独的情境,给人以壮阔而又萧瑟的氛围。接着,满地的落叶与斜阳的黄花相互映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阑干拍遍,心头块垒”一句,诗人用手拍打栏杆,表达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此时,眼前的美景却又让他思索起青山绿水所承载的历史兴亡,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整首词在抒情中渗透着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过往历史的无奈与悲哀,令人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重量与个体的渺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楼百尺倚空苍:描绘高楼的雄伟,突出诗人的高处心境。
- 雁背正低翔:描写秋天的雁群,暗示时节的变化。
- 满地萧萧落叶: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衰败与无常。
- 黄花留住斜阳:象征着美好,却又带着时间的流逝。
- 阑干拍遍,心头块垒:表现内心的压抑与无奈。
- 眼底风光: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伤感形成对比。
- 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深刻思考自然与历史的关系,感叹兴亡交替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山绿水”比喻国家的景象,具有象征意义。
- 拟人:通过“阑干拍遍”表现情感,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深刻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与对故国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城楼:象征着高远与孤独。
- 雁:象征着迁徙与变化,暗示历史的流转。
- 落叶:象征着秋天,隐喻着衰败与无常。
- 黄花: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青山绿水:象征着国家的美好与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满地萧萧落叶”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用“阑干拍遍”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忧伤
-
“青山绿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国家
- C. 自然
- D. 历史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秋夕》- 杜牧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汪精卫的《朝中措》与杜甫的《登高》。两首诗同样在高处眺望,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杜甫的诗更加沉重,体现出对国事的忧虑,而汪精卫则在忧伤中透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汪精卫诗词选集》
- 《近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历史的回声:近代中国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