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唐别驾赴郢州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莫叹辞家远,方看佐郡荣。
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
雪向峣关下,人从郢路迎。
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
白话文翻译
别家远行不必叹息,眼前只需看到为郡服务的荣耀。
长长的林木通向楚地,巍峨的高岭能望见秦城。
雪花飘落在峣关之下,迎接的人们走在郢路上。
骏马轻快地奔腾而去,这正是年轻人的豪情壮志。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 不要。
- 叹: 感叹,叹息。
- 辞: 离别,告别。
- 家远: 离家远。
- 方: 这里是“正”的意思。
- 佐郡: 辅佐地方官员,指在郡中任职。
- 荣: 荣耀,功名。
- 长林: 高大的树林。
- 通: 通向,延伸到。
- 楚塞: 楚地的边塞。
- 高岭: 高大的山岭。
- 雪向峣关下: 雪花在峣关之下飘落。
- 人从郢路迎: 人们沿着通往郢州的道路迎接。
- 翩翩: 轻快的样子。
- 骏马: 骏马,形容马匹优雅而迅速。
- 自是: 自然是,理所当然。
- 少年行: 少年的行程,年轻人的出发。
典故解析:
- 郢州: 郢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 峣关: 峣关是古代重要的关口,常被用来形容雪景和险峻的地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职于中央和地方,诗作多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变迁之际,诗人以送别友人之际,抒发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送唐别驾赴郢州》是皇甫冉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诗的开头两句“莫叹辞家远,方看佐郡荣”直接回应了送别时的情感,鼓励友人不要因离家而感到忧伤,而是要关注在郡中所能获得的荣誉与成就。这样的开篇设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
接下来的两句“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的自然景象中,展现了长林和高岭的壮丽,暗喻着人生旅途的广阔与无限可能。这里的“楚塞”和“秦城”不仅是地理的描绘,更象征着不同的文化与价值,暗示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成就。
最后两句“雪向峣关下,人从郢路迎”则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雪花飘落,迎接的人们充满生机,形成一种温暖的氛围。而“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则传达了年轻人的朝气与奔放,表达了对年轻人出行的赞美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烈,既有自然的壮美,也有对友人的关怀,展现了人际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叹辞家远: 不必因为离家太远而感到叹息。
- 方看佐郡荣: 只需关注在郡中所能获得的荣誉。
- 长林通楚塞: 高大的树林延展至楚地的边塞。
- 高岭见秦城: 高山能够望见秦国的城池。
- 雪向峣关下: 雪花飘落在峣关的下方。
- 人从郢路迎: 人们迎接沿着通往郢州的路而来的朋友。
- 翩翩骏马去: 优雅的骏马轻快地奔腾而去。
- 自是少年行: 自然是年轻人的旅程。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 诗中通过“长林”、“高岭”、“峣关”等意象构建了宏大的自然背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 “雪向峣关下”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送别与祝愿,表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人生旅途的积极态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送别场景,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林: 象征着广阔的前景与机遇。
- 高岭: 代表人生的高度与追求。
- 雪: 传达了清新与纯净的感觉,也象征着离别的伤感。
- 骏马: 代表着青春与活力,象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郢州”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今湖北省
- B. 今江苏省
- C. 今浙江省
-
“长林通楚塞”中的“楚塞”是指哪个国家?
- A. 秦
- B. 楚
- C. 齐
-
诗中“翩翩骏马去”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敬畏
- C. 激昂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送唐别驾赴郢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壮志豪情,但前者更多地聚焦于友情的美好与祝愿,而后者则是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与历史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