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落红催雨平阴薄。
薄阴平雨催红落。
烟树霭长川。
川长霭树烟。
捣衣惊梦悄。
悄梦惊衣捣。
哀雁暮归来。
来归暮雁哀。
白话文翻译:
落花在细雨中纷纷飘落,天空阴云薄薄。
细雨催促着花瓣的凋零,天空也显得更加阴沉。
烟雾笼罩的树林和漫长的河流,
河流延绵,树木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夜晚捣衣的声音惊醒了我的梦,
梦中隐约传来捣衣的声音,令人心神不宁。
悲哀的雁群在傍晚归来,
归来的雁群让人感到无尽的哀伤。
注释:
- 落红:指落下的花瓣,这里象征着凋零与离别。
- 催雨:细雨带来催促的感觉,意指催生花瓣的落下。
- 烟树霭长川:形容景色的朦胧,烟雾缭绕,树木与河流都显得遥远而模糊。
- 捣衣:指用杵捣衣物,带有生活气息。
- 哀雁:指归来的大雁,发出哀伤的叫声,寓意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怀。
创作背景:
《菩萨蛮》创作于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与细腻性。
诗歌鉴赏: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雨中的孤寂与思念。诗的开头“落红催雨平阴薄”,以“落红”引入,直接带出一种凋零的意象,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接着,“薄阴平雨催红落”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细雨与阴天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令人感到压抑。
“烟树霭长川”句中,诗人运用“烟”和“霭”两个词,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同时也传达了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辽阔。此时的自然景象仿佛在映射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愈加寂寥与哀伤。“捣衣惊梦悄”则通过生活细节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现实的触动,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让人难以安宁。
最后两句“哀雁暮归来,来归暮雁哀”以哀怨的雁声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归来的雁群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红催雨平阴薄:落花在细雨中飘落,天空阴薄,寓意凋零与忧伤。
- 薄阴平雨催红落:细雨与阴云交织,催促着花瓣的凋零,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 烟树霭长川:描绘长河与树木在烟雾中的模糊轮廓,传达出一种遥远与宁静的感觉。
- 川长霭树烟:河流延绵,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朦胧,增强了景象的悠远感。
- 捣衣惊梦悄:捣衣声打断了梦境,传达出生活的真实。
- 悄梦惊衣捣:梦境中也隐约传来捣衣声,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 哀雁暮归来:傍晚,悲哀的雁群归来,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来归暮雁哀:归来的雁群发出哀伤的叫声,增强了诗中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哀雁”。
- 意象:使用“落红”“烟树”等意象,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浓厚的孤独感和思乡情。
意象分析:
- 落红: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细雨:传达出伤感与忧愁的情绪。
- 烟树:代表模糊不清的回忆与思念。
- 哀雁:象征着离别、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菩萨蛮》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落红”主要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离别
- C) 财富
- D) 成功
-
诗中提到的“哀雁”代表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 C) 明代
- B) 离别
-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沈宜修的《菩萨蛮》更加强调自然与内心的交融,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伤,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出柔美与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