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泉何处李家庄,
茅屋疏篱也夕阳。
三径就荒吾不恨,
红糕绿醑满田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来到李家庄的情景,平泉在哪里呢?那是一个茅屋和稀疏篱笆的地方,夕阳洒下温暖的光辉。虽然三条小径在荒草丛生,我并不感到遗憾,因为田间的红糕和绿醑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注释
- 平泉:地名,指的是一个清澈的泉水。
- 李家庄:一个人家的村庄,诗人可能是拜访这家人。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简陋而自然。
- 疏篱:稀疏的篱笆,指围绕住所的篱笆。
- 三径:三条小路,象征着通往不同方向的路。
- 就荒:变得荒废,指小路上长满了杂草。
- 红糕:一种红色的糕点,通常用糯米制作,具有地方特色。
- 绿醑:绿酒,指用米酒或其他酒类,颜色偏绿,形象地表现出饮品的清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李家庄的清幽和田间的美好,彰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清,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著称,常常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一次乡间游历时,可能是为了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明代社会中,文人常常通过游历田园表达对喧嚣城市生活的逃避和对自然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开头的“平泉何处李家庄”让人感受到一种寻觅的情绪,诗人似乎在探寻一种理想的田园生活。接着通过对“茅屋疏篱”夕阳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村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金色的夕阳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三径就荒吾不恨”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虽然小路已荒废,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失落,反而更突显出他对乡村生活的珍视。最后一句“红糕绿醑满田香”,通过对美食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田园的丰饶,更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愉悦与满足。
整首诗在简约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在明代文人中是非常普遍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泉何处李家庄:询问平泉的具体位置,暗示诗人对这一地方的向往与探寻。
- 茅屋疏篱也夕阳:描绘了李家庄的环境,白天的生活显得宁静而和谐,夕阳映照下的茅屋和篱笆增添了一份温暖。
- 三径就荒吾不恨:尽管小径因为荒废而失去往日的生机,诗人对此却表现出一种宽容和豁达。
- 红糕绿醑满田香:田间的美食不仅丰富了生活,也象征着乡村生活的丰盈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红糕绿醑”描绘田间美食,生动形象,营造出一种诱人的氛围。
- 对仗:句中的“茅屋疏篱”与“夕阳”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田间的香气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泉:象征着清澈和自然,代表着理想的生活环境。
- 茅屋和疏篱:象征着质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夕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温暖。
- 红糕绿醑:象征着丰盈的生活和乡村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李家庄”是指: A. 一个著名的城市
B. 一个乡村
C. 一座山
D. 一条河 -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A. 现代城市
B. 乡村
C. 高楼大厦
D. 沙漠 -
诗中的“红糕绿醑”主要描述的是: A. 田间的美食
B. 动物
C. 风景
D. 书籍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顾清的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环境和田园生活方面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山水画般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而顾清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细节,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反映了文人对逃离喧嚣、归隐田园的渴望,但风格各有千秋,前者更具画面感,后者则更为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