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依次重用本韵)》
时间: 2025-01-14 05:3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
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
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
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
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白话文翻译
梁王修建了佛庙,苍云在岁月的远方构建着虚无的时光。
珠子装点着飞翔的闲鸽,红泥中散落着碎椒的芳香。
灯笼的青焰短暂而微弱,香印在白灰中渐渐消散。
古老的匣子里收集了遗留下来的施舍,走廊上画着本朝的风俗。
藏经的书籍沾染着雨水而变得破烂,魔女捧着娇艳的花朵。
亚树缠绕着藤蔓的阁楼,横查压在石桥之上。
荒芜的竹林中新生的竹笋细小,池塘浅水中小鱼在欢快地跳跃。
工匠正在铺设琉璃瓦,僧人正在锄地培植芍药。
刚刚蒸煮的嫩茶叶,正好用柳枝长条来搅拌。
便想忘却归路,才知道隐居的生活是如此容易遭到引诱。
注释
- 梁王:指古代的统治者,暗示佛庙的兴建与权贵有关。
- 飞闲鸽:代表自由,寓意宁静的环境。
- 红泥:指用红色泥土制成的物品,象征着地方风物。
- 灯笼青焰:灯笼燃烧时的火焰,短暂而微弱。
- 藏经:古代寺庙中所藏的经典书籍,象征文化的传承。
- 魔女:可能借指世俗的诱惑与美好事物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子固,号和靖,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代表了新乐府运动。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往往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创作于元稹游历时,对寺庙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他对宗教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世俗与隐逸生活的对比。此诗不仅表现了对佛教文化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世俗诱惑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开善寺”为题,体现了元稹对宗教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体验。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诗中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如飞翔的鸽子、青焰的灯笼、细腻的竹笋等,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此外,诗中通过对“藏经”和“魔女”的对比,揭示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诗人在佛庙中寻求心灵的归宿,却又不免受到世俗诱惑的影响,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无奈。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寺庙风景画,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开佛庙是权贵的象征,而“云构”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令人怀念与感慨。
- 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珠子装点鸽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红泥与碎椒则传达出地方的特色。
-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灯光微弱,香气淡去,象征着短暂与无常。
- 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古老的匣子中珍藏着施舍的记忆,走廊上描绘着当朝的历史。
-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藏经书籍的腐朽与世俗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 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自然景观的交织,描绘出寺庙的宁静与神秘。
-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工匠与僧人的忙碌,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与质朴。
-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饮茶的过程,透露出一种生活的优雅。
-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欲望驱使人们忘却归路,暗示生活的诱惑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魔女”比喻世俗的诱惑,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构建出宁静的寺庙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佛庙为背景,探讨了人们在追求精神寄托与面对世俗诱惑之间的矛盾。诗人试图寻求内心的平静,但又被世俗的美好所吸引,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庙:象征宗教信仰与精神的寄托。
- 鸽子:象征和平与自由。
- 茶:象征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 魔女:象征世俗的诱惑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魔女”象征什么?
A. 和平
B. 世俗的诱惑
C. 自由 -
诗中“灯笼青焰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宁静 -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中的“隐”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
B. 隐藏的情感
C. 隐秘的知识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但更关注离别的情感。
- 王维《鹿柴》:着重于山水之美,诗意更为简约,情感表达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选》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