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白话文翻译:
我学着胡人的声音,摇晃着像玉玲一样的乐器,甘州城破时,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使君自己常常感到烦恼,无法抽出时间夜夜聆听。
注释:
- 学语:学习说话,指模仿。
- 胡儿:指胡人,古代北方民族,常用来指代边疆的少数民族。
- 撼:摇动,摇晃。
- 玉玲:指玉制的铃铛,借以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
- 甘州:古代地名,今甘肃省一带,因战乱而破灭。
- 使君:指使者或官员,这里可能是指诗中的某位朋友或上司。
- 自恨:自己感到遗憾或痛苦。
- 常多事:经常有事情,形容繁忙。
典故解析:
甘州是唐代的一个重要城池,历史上曾多次被战争摧毁。诗中提到的“甘州破里”,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面。胡人不仅是边疆民族,也象征着战乱与动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歌风格清新流畅,擅长咏物抒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盛世之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苦恼的心情,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开头部分,诗人模仿胡人的声音,生动描绘了当时战乱中的场景,带有一种悲凉的美感。紧接着,提到“甘州破里最星星”,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使得诗作具有了更深层的意味。
“使君自恨常多事”,这句道出官员因繁忙而无法享受生活的无奈,诗人将个人的悲苦与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反映出那个动荡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示了元稹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学语胡儿撼玉玲”:模仿胡人的声音,清脆动听,带有一种异域风情。
- “甘州破里最星星”:描绘战争背景下的星空,暗示战争带来的悲伤。
- “使君自恨常多事”:表达对繁忙生活的无奈与烦恼。
- “不得工夫夜夜听”:指无法静下心来享受音乐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把胡人的声音比作摇晃的玉玲,突显声音的清脆悦耳。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动荡时期人们的共同心理。
意象分析:
- 胡儿:象征着边疆民族与动荡不安的历史。
- 玉玲:象征着美好与清脆的音乐,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星星:象征着希望与宁静,但在战乱中显得格外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甘州破里”是指什么?
- A. 和平生活
- B. 战乱背景
- C. 乡村生活
-
“使君自恨常多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繁忙的无奈
-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琵琶行》与《琵琶》均以琵琶为主题,但《琵琶行》更侧重于音乐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而元稹的《琵琶》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的苦恼。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