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4:27:37

金银宫殿玉为筵,记写君恩施佛年。

綵缋至今留梵月,土阶谁复戴尧天。

王孙日远悲春草,神女云来泣夜泉。

四海为家犹是幻,等閒兴废岂须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银宫殿玉为筵,
记写君恩施佛年。
綵缋至今留梵月,
土阶谁复戴尧天。
王孙日远悲春草,
神女云来泣夜泉。
四海为家犹是幻,
等閒兴废岂须怜。

白话文翻译:

金银装饰的宫殿,玉石铺成的宴席,
铭刻着君王的恩德与佛教的年岁。
彩绸至今仍留存着梵天的月影,
而谁再能在土阶上享有尧天之治?
王孙们远离故土,悲伤春草的凋零,
神女们飘然而至,泪洒夜泉。
四海为家,不过是幻梦一场,
兴衰成败,又何必去怜惜呢?

注释:

  • 金银宫殿:指极为奢华的宫殿,象征权力与荣耀。
  • 玉为筵:以玉石作为宴席的铺垫,极尽奢华。
  • 君恩:指君主的恩惠。
  • 梵月:指梵天的月亮,象征神圣。
  • 尧天:指尧舜之治,古代的理想政治。
  • 王孙:王室的后代,贵族。
  • 春草:象征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神女:古代传说中的女神。
  • 四海为家:形容四处漂泊,无处为家。
  • 兴废:指兴盛与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洪先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明朝中期,较早参与政治,后因政治斗争退隐。其诗风清新流畅,常富有哲理,关注社会与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积庆寺中,目的是为了回忆宋理宗及其妃子的遗像,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华丽的宫殿与其背后的空虚,反映了对权力与荣华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苍凉。开篇描绘金银宫殿和玉筵,勾勒出一种极尽奢华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而,随着“记写君恩施佛年”的引入,诗人开始反思这些过往的辉煌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君王恩德的感慨。接下来的“彩缋至今留梵月”,意在表明即使是神圣的东西也随着时间逐渐消逝。

此外,后半部分则转向人生的无常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王孙日远悲春草”,不仅表现出王孙的失落与悲伤,更深层地反映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兴废岂须怜”,更是直入主题,强调了历史的循环与人世的幻灭,表达了诗人对人间荣华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深邃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银宫殿玉为筵:描绘了奢华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气氛。
  2. 记写君恩施佛年:表达对君主恩德的铭记,也暗含对佛教信仰的尊重。
  3. 綵缋至今留梵月:即使时光流逝,依然留存着美好的记忆。
  4. 土阶谁复戴尧天:反思当下的现实,质疑谁能再享有尧舜之治的理想政治。
  5. 王孙日远悲春草:贵族的后代因远离故土而感到悲伤,春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6. 神女云来泣夜泉:神女的到来与泪水,似乎在为历史的逝去而哀悼。
  7. 四海为家犹是幻:漂泊在外的人生,终究是一场幻梦。
  8. 等閒兴废岂须怜:对兴衰成败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银宫殿”与“玉为筵”,展现了工整的形式美。
  • 比喻:将人生比作幻梦,强调人生的虚幻和无常。
  • 意象:通过王孙、神女等形象,传达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探讨了权力的虚妄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以淡然的态度面对兴废成败,传达出一种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银宫殿:象征权力与奢华的生活。
  • 春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 梵月:象征神圣与宁静的时光。
  • 王孙:代表贵族的后代,暗示对历史的继承与失落。
  • 神女:与神秘、超脱的情感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恩”指的是谁的恩惠? A. 佛教的恩惠
    B. 君主的恩惠
    C. 自然的恩惠
    D. 朋友的恩惠

  2. “春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春天的美好
    C. 贵族的地位
    D. 人生的希望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历史的怜惜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罗洪先的诗更为沉静,反映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为豪放,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罗洪先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3.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