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时间: 2024-12-29 18:35: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
作者: 黄侃
向何许秋光看遍,最爱无人,夕阳庭院。
被酒登楼,倚歌垂泪意何限。
绿芜将夕,空凝眺长洲苑。
慎莫久凭栏,别恨恐寒烟摇散。
日远。算举头能望,却是故山尤远。
还乡梦短,也休想天涯吟伴。
更不奈荏苒年华,任黄叶西风催晚。
但旷野蛩声,如答离人悲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天的光景我看遍了,最喜欢的却是无人陪伴的夕阳庭院。我喝酒登上楼,倚着歌声流泪,内心的悲伤无以言表。绿草在夕阳下,空荡荡地凝望着长洲的园子。切忌久留栏杆边,别时的怨恨恐怕会随寒烟飘散。太阳远去,虽然抬头能望见,却还是故乡遥远。回乡的梦短暂,也不用指望天涯的吟唱伴随。更无奈时光流逝,任凭黄叶在西风中催促着晚秋的到来。只有旷野的虫鸣,如同回应着离人的悲伤。
注释
- 何许: 哪里,何处。
- 无人: 没有人的地方,表达孤独。
- 倚: 倚靠,依靠。
- 垂泪: 眼泪流下,表达悲伤的情感。
- 凝眺: 凝视眺望,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状态。
- 慎莫: 切忌,不要。
- 别恨: 离别时的怨恨,情感的痛苦。
- 荏苒: 形容时间的流逝。
- 蛩声: 蟋蟀的声音,用来形容秋天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44),字仲明,号惬园,晚号饮冰室主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亭怨慢》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以“无人”的庭院为背景,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借酒浇愁的意象更添了几分惆怅。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哀伤与秋天的氛围紧密结合,展现出“日远”、“故山尤远”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绿芜将夕”的意象,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而“别恨恐寒烟摇散”则是对离别的恐惧与无奈,暗示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追忆。最后的“蛩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离人情感的共鸣,回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何许秋光看遍: 表现对秋天景色的细致观察。
- 最爱无人,夕阳庭院: 表达对孤独的偏爱,夕阳下的庭院显得格外静谧。
- 被酒登楼: 喝酒后登楼,象征着借酒消愁。
- 倚歌垂泪意何限: 依靠歌声流下的泪水,情感难以尽述。
- 绿芜将夕: 绿草在夕阳的映照下,预示着生命的消逝。
- 空凝眺长洲苑: 凝视远方的长洲,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思念。
- 慎莫久凭栏: 提醒自己不要久留,以免愁苦加重。
- 别恨恐寒烟摇散: 离别的怨恨可能随着寒烟消散。
- 日远: 时间流逝,日子渐远。
- 算举头能望,却是故山尤远: 虽然可以抬头望向故乡,但实际上距离更远。
- 还乡梦短: 回乡的梦总是短暂的。
- 也休想天涯吟伴: 不要奢望在天涯有吟唱的伴侣。
- 更不奈荏苒年华: 更加无奈的是时光流逝。
- 任黄叶西风催晚: 让黄叶在西风中催促着晚秋的到来。
- 但旷野蛩声: 只有旷野中的虫鸣声。
- 如答离人悲惋: 如同回应离人的悲伤与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黄叶西风催晚”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秋风催促落叶,增强了感伤气氛。
- 拟人: “蛩声如答离人悲惋”赋予虫鸣情感,使自然与人的情感相互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个体在时光无情流转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 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光的流逝。
- 夕阳: 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即将结束。
- 庭院: 象征着归属感与温暖的家。
- 黄叶: 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 蛩声: 代表着孤独与内心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人”意指什么? A. 热闹
B. 寂静
C. 朋友 -
“别恨恐寒烟摇散”中的“别恨”指的是? A. 离别的痛苦
B. 友情的温暖
C. 欢乐的回忆 -
诗中提到的“蛩声”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忙碌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侃的《长亭怨慢》更侧重于对离别与思乡的表达,而李白则在月下饮酒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孤独的豪情。两首诗均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但其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长亭怨慢》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