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
白话文翻译:
乡间的道路音信全无,山城里的日月仿佛也变得缓慢。想要知道州府的距离远近,只能在台阶前摘取荔枝。
注释:
- 乡路:乡间的小路,这里指离家乡的道路。
- 音信断:没有音信,音信指消息。
- 山城:指位于山中的城镇,诗人可能身处这样一个环境。
- 日月迟:日子和时间过得慢,形容在这里生活的孤寂感。
- 欲知:想要知道。
- 州:指州府,古代地方行政单位。
- 近远:远近,距离。
- 阶前:台阶前面,指自家的门前。
- 摘荔枝:采摘荔枝,荔枝是当时的时令水果,象征着乡情。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通过“荔枝”可以引申出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荔枝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作为乡愁的象征,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郡中》写于白居易身处山中城镇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唐代时期,许多文人因应政治、经济原因而经历离乡背井的生活,白居易的这首诗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的情感。
诗歌鉴赏:
《郡中》是一首表现乡愁的抒情诗。开头的“乡路音信断”便给人一种孤寂和无奈的感觉,诗人置身于一个偏远的山城,无法得知外界的动态,心中充满了思乡的苦闷。接着“山城日月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日月的缓慢流逝与音信的断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焦虑。
最后两句“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以荔枝作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无法得知故乡消息的无奈。这种通过生活细节来传达情感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共鸣。荔枝作为时节的象征,既引发了对家乡的思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令人更加感到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乡路音信断:开头的“乡路”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音信断”则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无奈与孤独。
- 山城日月迟:山城的环境使诗人感到时间的缓慢,日月的流逝不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承载了他对生活的感慨。
- 欲知州近远:希望了解故乡的消息,反映了他对外界的渴望。
- 阶前摘荔枝:用摘荔枝这一生活细节,传达了他对乡土的深切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音信断”比喻了孤独的生活状态。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环境的无奈,借助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切的乡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乡路:代表故乡的道路,象征归属感。
- 荔枝:作为季节性水果,象征着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城”指的是: A. 海边的城市
B. 山中的城市
C. 大都市 -
“欲知州近远”中的“州”指的是: A. 乡村
B. 州府
C. 城市 -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直接叙述
B. 通过生活细节
C. 通过夸张的描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白居易的《郡中》更加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更为抽象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相近,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