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发落》
时间: 2025-01-01 17:3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嗟发落》
作者:白居易 〔唐代〕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
白话文翻译
早上也感叹头发的落下,晚上同样也感叹。
落尽了确实值得感叹,头发完全脱落也并不可恶。
既不需要费力洗头,也无需烦恼梳理。
最适合在湿热的天气,头轻松无发髻束缚。
脱掉污垢的头巾,解开尘土缠绕的头发。
用银瓶装冷泉水,倒一勺在头顶上。
就像醍醐灌顶,静坐享受清凉的快乐。
因此我领悟到自在的僧人,也能从剃发中获得安宁。
注释
- 嗟:叹息,感叹。
- 发落:指头发的掉落。
- 洗沐:洗头和洗澡。
- 髻:发髻,头发的束缚。
- 垢:污垢。
- 缨络:头发的缠绕,杂乱无章。
- 银瓶:盛水的容器,这里指的是盛放凉水的瓶子。
- 醍醐灌顶:比喻极大的启发或滋养。这里指用凉水浇头的清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通俗易懂,关注民生,尤以《长恨歌》《琵琶行》等作品闻名。白居易的诗风深受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倡诗歌应以表现情感和社会问题为主。
创作背景
《嗟发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之际,正值他对生活、自然和自我感悟的加深。他在诗中通过对掉发的感叹,引发对人生、自在和清凉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嗟发落》是一首描绘个人内心感受的诗,诗中通过对头发落下的感叹,表达了白居易对生命、轻松自在生活的深刻思索。诗的开头以“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引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及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对落发的感悟逐渐转向,对这种现象的接受与淡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一句,表现了对繁复生活的厌倦,强调了简单生活的美好。尤其在“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中,诗人通过对湿热天气的描写,展现了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仿佛在说,放下所有束缚,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最后,诗人通过“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的意象,表达了享受清凉的乐趣,象征着一种心灵上的清凉与自在。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早晚都在感叹,头发的掉落是常态。
- 落尽诚可嗟,尽来亦不恶:落尽了头发确实值得叹息,但完全掉落也并不可恶。
- 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没有了头发,就无需费力去洗和梳理。
- 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头部轻松,没有发髻的束缚。
- 脱置垢巾帻,解去尘缨络:脱掉污垢的头巾,解开缠绕的头发。
- 银瓶贮寒泉,当顶倾一勺:用银瓶装冷泉水,倒一勺在头顶上。
- 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像醍醐灌顶一样,坐着享受清凉的快乐。
- 因悟自在僧,亦资于剃削:因此领悟到自在的僧人,剃发也是一种安宁。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包括:
- 比喻:将清凉的感觉比作醍醐灌顶,寓意深刻。
- 排比:开头的“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形成排比,增强语气。
- 对仗:如“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强调自在与简单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掉发的感叹,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发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寒泉:象征清凉与宁静,代表内心的平和。
- 自在僧:象征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表达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嗟发落》中提到的“发落”是指什么?
- A. 头发的掉落
- B. 身体的疲惫
- C. 时间的流逝
- D. 心情的低落
-
诗中提到的“银瓶贮寒泉”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享受生活的乐趣
- B. 生活的繁杂
- C. 对美食的渴望
- D. 失去的时光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关注于个人情感,但主要集中在思乡的情绪与夜晚的宁静;与《嗟发落》不同的是,前者更多地表现了情感的深度,而后者则强调生活的轻松与自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相关的古典诗词分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