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

时间: 2025-01-01 14:18:00

金眸玉爪目悬星,群兽闻知尽骇惊。

怒慑熊罴威凛凛,雄驱虎豹气英英。

曾闻西国常驯养,今出中华应太平。

却羡文殊能服尔,稳骑驾驭下天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眸玉爪目悬星,
群兽闻知尽骇惊。
怒慑熊罴威凛凛,
雄驱虎豹气英英。
曾闻西国常驯养,
今出中华应太平。
却羡文殊能服尔,
稳骑驾驭下天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狮子的威风凛凛,金色的眼睛和玉般的爪子,像星星一样闪耀,听到它的声音,所有的野兽都感到惊恐。狮子怒吼,令熊、罴等猛兽都感到威慑;它驱赶虎豹,气势非凡。听说西方国家常常驯养狮子,而今天的狮子从中华大地走出,象征着太平安宁。文殊菩萨能够驯服狮子,骑在它的背上,显得稳重而从容,真是令人羡慕。

注释:

  • 金眸:金色的眼睛,形容狮子眼神的威严。
  • 玉爪:美玉般的爪子,形容狮子爪子的锋利与美丽。
  • 熊罴:指熊和罴(即一种猛兽),表示凶猛的动物。
  • 雄驱虎豹:雄狮驱赶老虎和豹子,形象地表现出狮子的威风。
  • 文殊:文殊菩萨,佛教中的智慧之神,常与狮子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著名诗人,字履善,号东塘,江苏人。夏言以豪放、气势磅礴的诗风著称,常以描写自然和动物来表现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作品创作于明代,社会相对安定,民众生活平和。诗人通过描写狮子,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强盛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狮子》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狮子作为万兽之王的威严与气魄。诗中“金眸玉爪目悬星”形象地描绘出狮子的外貌,仿佛它的眼睛闪烁着星光,给人一种神秘而强大的感觉。接下来的“群兽闻知尽骇惊”,则进一步强调了狮子在动物界的霸主地位,描绘了其他动物对它的恐惧与敬畏。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提到西方国家常驯养狮子,暗示着中华大地也应有这样的和平与安定。接着,通过羡慕文殊菩萨能驯服狮子,诗人表达了对智慧与力量结合的向往,以文殊菩萨的形象结束,给人以哲理的启示。

整首诗不仅是对狮子的赞美,更是对强大力量与智慧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社会的向往与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眸玉爪目悬星:狮子的眼睛如金子般闪耀,爪子如玉一样白净,目光如星星般耀眼,展现狮子的威严。
    • 群兽闻知尽骇惊:所有的动物一旦看到狮子,都感到害怕和震惊。
    • 怒慑熊罴威凛凛:狮子怒吼,令熊和罴等猛兽都感到威慑。
    • 雄驱虎豹气英英:雄狮驱赶老虎和豹子,气势显得非常英勇。
    • 曾闻西国常驯养:听说西方国家常常驯养狮子。
    • 今出中华应太平:如今的狮子来自中华大地,象征着和平安宁。
    • 却羡文殊能服尔:羡慕文殊菩萨能驯服狮子。
    • 稳骑驾驭下天京:稳重地骑在狮子背上,象征着对力量的驾驭。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金眸玉爪”)、拟人(“怒慑”)、对仗(“怒慑熊罴威凛凛,雄驱虎豹气英英”),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狮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力量与智慧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和平、安宁的期盼。

意象分析:

  • 狮子:象征力量、威严与王者之气。
  • 文殊菩萨:象征智慧与力量的结合,体现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眸玉爪”指的是什么动物? A. 熊
    B. 狮子
    C. 老虎
    D. 豹子

  2. “曾闻西国常驯养”中的“西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3. 文殊菩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武力
    B. 智慧与力量的结合
    C. 财富
    D. 和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描写自然与生活的诗歌。
  • 《虎丘吟》:作者:李白,描写猛兽和英雄气概的诗作。

诗词对比

  • 《狮子》 vs 《虎丘吟》:两首诗均描写了猛兽,但《狮子》侧重于威严与力量,而《虎丘吟》则带有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