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遇赵宪副韫退》
时间: 2025-01-01 10:47: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山小队拥纶巾,华发论兵侍从臣。
十载疏传明主纳,天涯宦似故人贫。
秋镫乡语听鸿久,行幄人过问字频。
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
白话文翻译:
青山环绕的小队里,大家都戴着纶巾,年长的将领们在谈论兵事,身边侍从着大臣。
十年来我一直向明主上疏,但他却未能接纳,远在天涯的仕途让我和故人一样贫困。
秋天的灯下,我听到乡里的话语已经久矣,过路的人频繁地问我近来的字音。
不要指望长安,尽情地徘徊,邹枚的作品几乎难得一见,像是画中的麒麟。
注释:
- 纶巾:古代文人所戴的帽子,象征清高。
- 华发:指白发,暗指年老。
- 十载:十年,指作者在外仕途的时间。
- 疏传:上奏的文书。
- 明主:指贤明的君主。
- 宦:指在官场中的生活。
- 踯躅:徘徊、停留不前的样子。
- 邹枚:指邹熙,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作品稀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宾王,清代诗人,字哲之,号澄生,生于1689年,卒年不详。其诗作多以抒怀、咏物为主,风格清新、婉约,且常融入个人的仕途经历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谢宾王仕途坎坷的时期,表达了他对政治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浓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以“青山小队”描绘出一幅清新而又生动的画面,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环境,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诗人提到“华发论兵”,不仅表现出对年华流逝的感叹,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兴亡、兵事的关注。通过“十载疏传”这一句,诗人表达了他对明主的忠诚与期望,但又因未被重用而感到失落,表现出对仕途的无奈与困惑。
“秋镫乡语”的描写,渗透出浓浓的乡愁,诗人在外地求仕,却因长时间的漂泊而对故乡的言语感到陌生。此外,“莫望长安多踯躅”则表现了诗人对长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他并不期待能够随意游历,而是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感到一丝惶恐。最后提及的“邹枚几见画麒麟”,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麒麟作为祥瑞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以个人经历映射出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小队拥纶巾:描绘出一幅士人聚会的场景,青山环境给人以清新之感。
- 华发论兵侍从臣:年长者谈论国事,强调了士人的责任与使命感。
- 十载疏传明主纳:十年的努力未能得到认可,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 天涯宦似故人贫:远方的仕途让人感到孤独和贫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思念。
- 秋镫乡语听鸿久:秋天的灯光下,乡音依旧,显示了对故乡的眷恋。
- 行幄人过问字频:行人频繁问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交流的渴望。
- 莫望长安多踯躅:对长安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
- 邹枚几见画麒麟: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麒麟”比喻理想与美好,增加了诗的深邃感。
- 对仗:如“华发论兵”与“十载疏传”,增强了韵律感。
-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青山、秋镫等自然元素,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个人奋斗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传达出对故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真挚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宁静、和谐的环境,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反映出对年华的感慨。
- 长安:象征权力与理想,体现了对社会地位的向往。
- 麒麟:象征美好与理想,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纶巾”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古代文人所戴的帽子
- C. 一种乐器
-
“十载疏传明主纳”中的“疏”指的是什么?
- A. 书信
- B. 上奏的文书
- C. 家书
-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 A. 愉悦
- B. 失落与怀念
- C. 激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南昌遇赵宪副韫退》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仕途的困境表达了思乡情。
- 《登高》与此诗相似,均有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但《登高》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谢宾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