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鸭
作者: 杜甫
花鸭无泥滓,
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
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
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
作意莫先鸣。
白话文翻译:
这只花鸭身上没有泥污,
在台阶前总是缓缓地走。
它的羽毛懂得独特的美,
黑白的颜色分明对比。
不知不觉中引起了大家的嫉妒,
不要让别人被惊动而注意。
稻谷和粮食都沾着你,
最好不要先开口鸣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花鸭:指的是一种羽毛漂亮的鸭子。
- 无泥滓:没有泥土和杂质,形容洁净。
- 阶前:指台阶前面。
- 缓行:缓慢行走。
- 羽毛知独立:羽毛知道要独特和自立。
- 黑白太分明:黑色与白色的对比十分明显。
- 群心妒:众人心中嫉妒。
- 牵众眼惊:引起众人的注意和惊讶。
- 稻粱:稻子和粮食。
- 作意莫先鸣:故意不要先叫出声。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花鸭的形象,反映了杜甫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世俗嫉妒心态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作品以现实主义见长,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著称,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花鸭》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描绘的花鸭象征着一种独立与美好,似乎在对比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杜甫的《花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鸭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中纯洁与独特的美。诗中通过“无泥滓”的描写,强调了花鸭的洁净与高雅,而“阶前每缓行”则赋予了它一种优雅的气质。黑白分明的羽毛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美,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此诗的深层含义在于对社会人心的反思。“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一句,揭示了人性中的嫉妒与攀比,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应该珍视独特之美,而不是对别人的优点心生嫉妒。最后两句“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更是展现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外界评价的回避。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对世俗的批判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鸭无泥滓:强调鸭子的洁净,象征着一种纯真、独特的美。
- 阶前每缓行:描绘了花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羽毛知独立:表达了对独立美的欣赏。
- 黑白太分明: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花鸭的美丽。
- 不觉群心妒:揭示了人性的嫉妒心理。
- 休牵众眼惊:劝诫花鸭保持低调,避免引人注目。
- 稻粱沾汝在:暗示鸭子与丰收的关系。
- 作意莫先鸣:鼓励保持安静,不要轻易发声。
修辞手法:
- 比喻:花鸭的形象比喻着独立与美。
- 拟人:赋予花鸭以情感,表达人们的嫉妒。
- 对仗:诗中“黑白太分明”与“稻粱沾汝在”形成了和谐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鸭的描绘,表达了对独立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中嫉妒心理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鸭:象征独特与美好。
- 黑白:代表了对比与和谐。
- 稻粱:象征丰收与富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黑白”是指:
A. 颜色对比
B. 情感对比
C. 生活对比 -
“不觉群心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嫉妒
C. 悲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了人性的悲苦与美。
诗词对比:
杜甫的《花鸭》与李白的《静夜思》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注重独立与人性,后者则表现思乡之情。两者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