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呈微昭并简宛春》
时间: 2024-10-02 23:0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呈微昭并简宛春
作者: 浦江清
匆匆聚散申滨,江山如此同萍寄。天涯倦羽,商量不定,欲归无计。故园莺花,浮生堪念,悲笳声里。但看君点染,烟霞满眼,可真有,桃源地。一曲骊歌宫徵。向扁舟月明千里。征程杳渺,栖迟哀怨,两般滋味。珍重灯前,忧愁风雨,莫轻憔悴。待他时剪韭,笑呼儿女,认桑田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怀念。生活如同浮萍,漂泊不定,归家的路似乎无计可施。即使故园的莺花依旧,浮生的忧伤却难以忘怀。在悲笳声中,看你在烟霞中挥洒色彩,似乎真的有那么一个桃源的地方。歌声悠扬,夜晚的扁舟在月光下行驶,前路渺茫,心中充满哀怨,滋味各异。珍惜眼前,灯下的忧愁与风雨,切勿轻言憔悴。待到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一起收割,笑着呼喊儿女,回首桑田的泪水。
注释:
- 匆匆聚散: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散十分迅速。
- 同萍寄:比喻漂泊不定,如同浮萍一样寄托于江河之间。
- 倦羽:比喻身心疲惫,像鸟儿一样在天涯流离。
- 桃源地: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来源于《桃花源记》。
- 骊歌:古代乐曲,意为悲伤的歌曲。
- 剪韭:比喻收获,指将来能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浦江清,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历史、自然和人情的思考,展现出丰富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离散与思乡之情。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着相聚与离散的无奈,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水龙吟》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头几句,诗人以“匆匆聚散”引入,展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仿佛一瞬间,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散已成常态。接着“江山如此同萍寄”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大江大河之间漂泊的状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在对故园的描绘中,诗人用“莺花”和“悲笳声”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伤感受。随后,通过“君点染,烟霞满眼”,诗人似乎在诉说着某种美好的希望,仿佛在暗示着即便生活苦涩,但仍有美好值得去追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呼唤着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在时间的流逝中,尽管生活充满了风雨与忧愁,但诗人依然抱有一种希望,期待来日的欢笑与团圆。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匆匆聚散申滨: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散迅速而无常,像水边的浮萍。
- 江山如此同萍寄:大自然的广阔与人生的漂泊形成对比,表达了孤独感。
- 天涯倦羽:在异乡的疲惫,心中对归属的渴望。
- 故园莺花:故乡的自然美景引发思念。
- 悲笳声里:在音乐的悲情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奈。
- 但看君点染:希望在他人的努力中找到美好的未来。
- 可真有,桃源地:理想的存在,象征着内心的渴望。
- 征程杳渺:未来的旅程不确定,充满迷茫。
- 珍重灯前:珍惜眼前的生活,即使充满忧愁。
- 待他时剪韭:期待未来的团聚,象征着希望与重聚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萍”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形象生动。
- 对仗:如“忧愁风雨,莫轻憔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 拟人:赋予景物情感,使得诗的情感更为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花:象征春天和生命的美好,代表对故乡的怀念。
- 骊歌:代表悲伤的情绪,呼应诗人的内心感受。
- 桃源:象征理想与归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灯前:象征家庭与温暖,代表诗人对现实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匆匆聚散”指的是什么?
A. 人与人之间的快速相聚与离别
B. 自然景象的变化
C. 生活的无常 -
“桃源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美好生活
C. 过去的回忆 -
诗中提到的“骊歌”代表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怀念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强调豪情与洒脱。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思乡情,但更为沉重,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与《水龙吟》中的悲笳声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