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秋影》
时间: 2025-01-04 07:54: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秋影
作者:程颂万 〔清代〕
一丝袅断空蒙,层层隔住秋千径。
将明半灭,乍晴还雨,欲窥无准。
碧剩帘垂,黄余叶褪,颤愁低认。
把阑干掏遍,帘栊倚倦,暗添上,罗衫印。
消息斜阳无定。怨灵蛛绾成烟暝。
遮来不断,移来待转,数重纱映。
立悄枫人,摘残橘婢,玉绳初亘。
又罗云罥树,扇飔敲竹,做今宵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乍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愁绪。诗人看到秋千的路径被层层秋影遮挡,阳光时明时灭,似乎在窥探不清的未来。窗帘上还挂着青色,黄叶慢慢褪去,令人感到忧伤与无奈。诗人倚靠在栏杆上,感到疲倦,暗自叹息,衣袖上留下了印痕。斜阳的消息模糊不清,仿佛是灵巧的蜘蛛织成的烟雾,交错而来,转瞬即逝。站在寂静的枫树下,摘下一些残橘,仿佛在描绘初秋的情景。最后,云朵缠绕在树上,秋风轻轻拍打着竹子,带来一丝寒意。
注释
- 袅断空蒙:袅娜的烟雾在空中弥漫,遮断了视线。
- 秋千径:秋天的秋千小路。
- 乍晴还雨:时而晴朗,时而下雨,形容天气的变化。
- 碧剩帘垂:窗帘依旧是绿色的,象征着残留的生机。
- 黄余叶褪:秋天的叶子逐渐变黄,凋落。
- 灵蛛:指灵巧的蜘蛛,暗指秋天的细腻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颂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萧瑟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 秋影》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秋的景象,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思考。开篇即以“空蒙”二字引入,构建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在描绘秋天的薄雾与微风。诗人借助“秋千径”这一意象,将秋的宁静与孤独感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萧瑟的意境。
诗中反复提到的“明半灭”与“乍晴还雨”描绘了秋天天气的无常,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透过“碧剩帘垂,黄余叶褪”,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生命力逐渐减弱,诗人面对这份变化,既有无奈也有感慨。在“怨灵蛛绾成烟暝”的描写中,灵动的蛛网与秋天的黄昏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细腻的美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思索与对秋天特有的孤独感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深思。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程颂万成功地将秋天的影像与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丝袅断空蒙,层层隔住秋千径。”
- 描述秋天的薄雾和景物的朦胧,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将明半灭,乍晴还雨,欲窥无准。”
- 描述天气的变化,反映内心的不安与无法把握的未来。
-
“碧剩帘垂,黄余叶褪,颤愁低认。”
- 窗帘的青色与黄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秋天的萧瑟。
-
“把阑干掏遍,帘栊倚倦,暗添上,罗衫印。”
- 描述诗人在栏杆上倚靠,流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
-
“消息斜阳无定。怨灵蛛绾成烟暝。”
- 斜阳的变化与灵蛛的意象交织,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遮来不断,移来待转,数重纱映。”
- 形容秋天的景色如重重纱幕,给人以遮蔽的感觉。
-
“立悄枫人,摘残橘婢,玉绳初亘。”
- 以“枫人”和“橘婢”展现秋天的静谧与丰收,意象鲜明。
-
“又罗云罥树,扇飔敲竹,做今宵冷。”
- 描绘秋夜的寒意,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怨灵蛛绾成烟暝”将蜘蛛比作秋天的愁绪,形象生动。
- 对仗:如“碧剩帘垂,黄余叶褪”,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如“斜阳无定”,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恬淡而又忧伤的情感。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千:象征童年与纯真的回忆,暗示对过往的怀念。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惆怅的感觉。
- 灵蛛:细腻与脆弱的象征,反映了秋天的柔美与孤独。
- 枫:象征秋天的颜色与生命的凋零,带来一种凄美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秋千径”指的是:
A. 春天的路径
B. 秋天的路径
C. 冬天的路径
D. 夏天的路径
- 诗中提到的“秋千径”指的是:
A. 春天的路径
-
填空题:
- 诗中“将明半灭,乍晴还雨”,反映了秋天的__。
-
判断题:
-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对/错)
答案:
- B
- 无常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比较程颂万的《水龙吟 秋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程的诗更强调了秋天的孤独与忧伤,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