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东台见江》

时间: 2024-09-19 20:37:32

岳伯黄门吾所慕,萝山乡土得相同。

才名磊落今苏彻,文艺精深旧雪松。

画解华簪依鹄鹭,欲将颓运入鸿濛。

不嫌幽僻重相过,扫石烹茶荐晚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岳伯黄门吾所慕,萝山乡土得相同。
才名磊落今苏彻,文艺精深旧雪松。
画解华簪依鹄鹭,欲将颓运入鸿濛。
不嫌幽僻重相过,扫石烹茶荐晚风。

白话文翻译:

我所仰慕的是岳伯黄门,萝山的故乡与我志同道合。
才华与名声都磊落,今天的苏彻文采斐然,
那旧日的雪松文人,学问深厚。
画中的华丽簪子依靠着鹭鸟,
我想把我的颓废运气一并抛入浩荡的云雾中。
不觉得幽僻的地方重聚,我们一起扫石烹茶,迎接晚风。

注释:

  • 岳伯黄门:指岳飞的门生,黄门是指官职,形容此人有才华和名望。
  • 萝山:特指作者的故乡,用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 苏彻:指苏轼,著名文人,意在赞美其才华。
  • 雪松:比喻有才华的文人,象征坚韧与高洁。
  • 颓运:指运气不佳的状态。
  • 鸿濛:意指浩瀚的云雾,象征希望和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渐逵,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中常蕴含对故乡的深情与对文人雅士的崇敬。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渐逵与友人重聚之时,表达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约东台见江》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和人物典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及故乡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提到“岳伯黄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人的敬仰,同时通过“萝山乡土得相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接着通过对“苏彻”的提及,表达了对当代文人的赞美,突出他所崇尚的文人风范。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颓运的反思,诗人想要将自己的不如意化为云雾,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这一部分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此外,“扫石烹茶荐晚风”则呈现出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珍视。

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渐逵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岳伯黄门吾所慕”:表达了对岳飞及其门徒的崇敬之情。
  2. “萝山乡土得相同”:强调了与友人在故乡的共同感受。
  3. “才名磊落今苏彻”:赞美当代文人苏轼的才华。
  4. “文艺精深旧雪松”:指代古代文人,强调其学问深厚。
  5. “画解华簪依鹄鹭”:描绘了一幅华美的画面,象征高洁的文人情怀。
  6. “欲将颓运入鸿濛”:表达了想要超越困难,追寻希望的心情。
  7. “不嫌幽僻重相过”:不在意环境的幽僻,重视与友人的重聚。
  8. “扫石烹茶荐晚风”:描绘了闲适的文人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雪松”比喻高洁的文人。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扫石烹茶”与“荐晚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运用“华簪”、“鹭”、“晚风”等意象,营造出优雅的文人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困境中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岳伯黄门:象征历史文人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 萝山:代表故乡情怀,表达对土地的热爱。
  • 雪松:象征坚韧与高洁,寓意文人的品德。
  • 鸿濛:象征希望与未来的广阔。
  • 晚风:象征闲适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岳伯黄门”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岳飞
    C. 苏轼
    D. 杜甫

  2. “萝山乡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的向往
    B. 对故乡的眷恋
    C. 对自然的厌倦
    D. 对金钱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扫石烹茶荐晚风”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繁华的市集
    B. 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C. 战争的残酷
    D. 自然灾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与王渐逵的《约东台见江》相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奔放,而王渐逵则更显温婉细腻。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皆展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和智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渐逵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