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花》

时间: 2024-09-19 21:31:02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

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

空听隔江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梅花 孙光宪 〔唐代〕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白话文翻译: 几枝梅花在短墙边开放,雪白的花瓣与红色的花萼相映成趣。这景象勾起了谁的边塞情怀?帘外已是将近三更时分,月亮正明亮,吹散了离别的忧愁。只能空听着江对岸的声音。

注释:

  • 数枝:几枝。
  • 短墙:矮墙。
  • 雪萼:白色的花瓣。
  • 红跗:红色的花萼。
  • 边塞情:边疆的思乡之情。
  • 帘外欲三更:夜晚将近三更时分。
  • 吹断离愁:风吹散了离别的忧愁。
  • 空听隔江声:只能空洞地听着江对岸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光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边塞诗为主,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短墙边开放的景象,通过梅花的形象勾起了边塞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媒介,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边塞情怀相结合。梅花在短墙边开放,雪白的花瓣与红色的花萼相映成趣,这一景象不仅美丽,更勾起了诗人的边塞情怀。诗中的“吹断离愁”一句,用风吹散离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超脱和释然。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枝开与短墙平:几枝梅花在短墙边开放,形象生动。
  2. 见雪萼,红跗相映:白色的花瓣与红色的花萼相映成趣,色彩对比鲜明。
  3. 引起谁人边塞情:这景象勾起了谁的边塞情怀,情感深沉。
  4. 帘外欲三更:夜晚将近三更时分,时间感强烈。
  5. 吹断离愁月正明:月亮正明亮,风吹散了离别的忧愁,意境悠远。
  6. 空听隔江声:只能空洞地听着江对岸的声音,情感空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雪萼”比喻白色的花瓣,“红跗”比喻红色的花萼。
  • 拟人:“吹断离愁”将风拟人化,赋予其吹散离愁的能力。
  • 对仗:“雪萼”与“红跗”相映,形成色彩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梅花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超脱和释然。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勾起边塞情怀。
  • 雪萼:白色的花瓣,象征纯洁。
  • 红跗:红色的花萼,象征热情。
  • 边塞情:边疆的思乡之情,象征远方的思念。
  • 离愁:离别的忧愁,象征情感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雪萼”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花瓣 B. 红色的花萼 C. 雪白的梅花 D. 红色的梅花 答案:A

  2. 诗中的“吹断离愁”表达了什么? A. 离愁被风吹散 B. 离愁更加浓烈 C. 离愁无法吹散 D. 离愁被月亮照亮 答案:A

  3. 诗中的“空听隔江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边塞的感慨 C. 对离别的忧愁 D. 对江对岸的好奇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对边塞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孙光宪《望梅花》: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边塞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多地展现了边塞的壮丽,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边塞的孤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孙光宪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位唐代诗人的边塞诗,可以进行比较研究。